湖上值雨

仇远 〔元代〕 仇远

波痕新绿草新青,有约寻芳苦不晴。

莎径泥深双燕湿,柳桥烟淡一莺鸣。

山围故苑春常锁,泉落低畦暖未耕。

十载旧踪时入梦,画船多处看倾城。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湖上值雨》是宋末元初文学家仇远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咏西湖雨景。首联写早春,湖水与岸草都刚染上绿色,著雨后更显得清新可爱;颔联刻意对仗,写雨中即景,雨中的莺鸣燕飞;颈联则是在更广阔的背景中写西湖雨景;尾联由眼前景引出对往事的记忆,十年前的西湖胜事时入梦境,而今日“值雨”,无法再睹,似有一丝惆怅,隐晦地寄寓了故国之思。全诗虽表忧伤怀旧之主题,但却轻描淡写,淡泊不露痕迹,气氛十分匀称,自始至终保持了全篇风格的和谐统一。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波痕新绿草新青,有约寻芳苦不晴。

这个季节的西湖,处处是碧绿的湖水、嫩青的草色,想在这美好的季节出去旅游观光,遗憾的是却偏偏碰上天不晴。

莎径(1)泥深双燕湿,柳桥烟淡一莺鸣。

走在莎草丛生,满是泥泞的小路上,被雨水沾的小燕双双掠耳飞过;垂柳摩挲着的小桥笼罩在迷蒙的雨雾中,依稀难辨,只听见黄莺在那里歌唱。

山围故苑(2)春常锁,泉落低(3)暖未耕。

然而,山光水色的环抱里,昔时南宋权贵的锦绣故苑,如今虽春意笼罩,却物是人非。

十载旧踪(4)时入梦,画船(5)多处看倾城(6)

十数年前游湖的往事旧踪,历历在目,常入梦景:泛一叶扁舟,西子湖上,碧水悠悠;观画舫娇娘,颜色可人,倾国倾城。

注释

(1)莎径:长满莎草的小路。莎:又称香附子,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2)故苑:杭州为南宋故都。苑:皇家园林。

(3)畦:菜圃间划分的长行。此指农田。

(4)十载旧踪:指南宋未亡时诗人在杭州的一段生活。

(5)画船:有华丽装饰的船。

(6)倾城:美女。《汉书·外戚传》载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创作背景

《湖上值雨》此诗是诗人仇远游杭州西湖时逢春雨,在舟中回忆南宋临安的繁华景象所作。仇远生于宋末,正当乱世,但他生性雅澹,喜的是遍游天下山水,爱的是与文人墨客酬答往来。当然,也难免时不时流露出对国家兴亡、人事变迁的感叹,大多寄情于山光水色,委婉蕴藉。对于这种借山水寄忧思的表达方式来说,西湖,似乎是一个天然的载体,其孤山梅花墓里,葬着林和靖一缕幽魂;栖霞岭下,埋着岳武穆一腔忠诚。所以诗人作此诗意在表达当时其心中的忧愁。

拼音版

shàngzhí

hénxīn绿cǎoxīnqīngyǒuyuēxúnfāngqíng

shājìngshēnshuāngyànshī湿liǔqiáoyāndànyīngmíng

shānwéiyuànchūnchángsuǒquánluònuǎnwèigēng

shízàijiùzōngshímènghuàchuánduōchùkànqīngchéng

作者简介

仇远

仇远

元代文学家、书法家

仇远(1247—1326),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著有《金渊集》六卷。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