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和徐斯远下第谢诸公载酒相访韵

辛弃疾 〔宋代〕 辛弃疾

逸气轩眉宇。似王良轻车熟路,骅骝欲舞。我觉君非池中物,咫尺蛟龙云雨。时与命犹须天付。兰佩芳菲无人问,叹灵均欲向重华诉。空壹郁,共谁语?

儿曹不料扬雄赋。怪当年《甘泉》误说,青葱玉树。风引船回沧溟阔,目断三山伊阻。但笑指吾庐何许。门外苍官千百辈,尽堂堂八尺须髯古。谁载酒,带湖去。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评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贺新郎·和徐斯远下第谢诸公载酒相访韵》是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劝慰词。词中主要表达词人了对徐斯远落第遭遇的同情,以及对当朝主持考试官员遗弃贤才行为的斥责。全词述写失意之事,然而语语惊奇开阔,有辛词一贯之色彩。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逸气轩眉宇。似王良(2)轻车熟路,骅骝(3)欲舞。我觉君非池中物(4),咫尺蛟龙云雨。时与命犹须天付。兰佩芳菲无人问,叹灵均(5)欲向重华(6)诉。空壹郁(7),共谁语?

徐斯远眉宇间的气度风采超逸轩昂。我想您赴试就应该像王良驾驭马车一样轻车熟路,怎能不一试而中。我认为友人本来就不是池中之物,应该像蛟龙得云雨一样能够大展宏图。但是时机和命运的好坏还需要看天意如何。想那屈原的才华与人品就如同兰芷一样,却同样感慨时运不济,何况是我们这样的人呢。

儿曹不料扬雄赋。怪当年《甘泉》误说,青葱玉树。风引船回沧溟阔,目断三山(8)伊阻。但笑指吾庐何许。门外苍官(9)千百辈,尽堂堂八尺须髯(10)古。谁载酒,带湖去。

主考官就像是当年左思误评扬雄之《甘泉赋》一样,不识徐斯远文章之妙,以致使其落第。友人徐斯远落第,其报国理想难以实现,就像是乘船去寻找传说中的仙山,因其虚无缥缈,所以总是难以到达。我只是笑着指着我的茅庐问道:看看如何?谓住所外长有千百株挺拔苍健的松柏,他们也都隐居山林,尚未得志。劝解友人暂时载酒带湖、乐而忘忧。

注释

(1)贺新郎:“贺新郎”,词牌名之一。此调始见苏轼词,原名“贺新凉”,因词中有“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句,故名。后来将“凉”字误作“郎”字。

(2)王良:一名孙无政,晋之善御马者,为赵简子御。

(3)骅骝:良马名,相传为周穆王八骏之一。

(4)池中物:喻蛰居一隅、无远大抱负之人。

(5)灵均:即屈原。

(6)重华:舜的别号。

(7)壹郁:忧闷。

(8)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

(9)苍官:松柏的别称。

(10)须髯:络腮胡子。

创作背景

徐斯远庆元二年(1196)参加礼部考试,不第而归。信上友人纷纷携带酒肴前往慰问,徐斯远有词称谢,《贺新郎·和徐斯远下第谢诸公载酒相访韵》这首词是用原韵与徐斯远相唱和的,时间当还在这年的夏季,尚未移居瓢泉。

评析

《贺新郎·和徐斯远下第谢诸公载酒相访韵》是宋代爱国词人辛稼轩的一首劝慰词。词中主要表达词人了对徐斯远落第遭遇的同情,以及对当朝主持考试官员遗弃贤才行为的斥责。全词述写失意之事,然而语语惊奇开阔,有辛词一贯之色彩。

起韵先以一单句,勾勒出友人超逸轩昂的精神风采,是为起端定性,为下文的当遇而不遇张本。接韵顺势而下,写自己当初以为他的出试,就像善于驾车的王良驾着骏马拉着的车子上路一样,既是轻车熟路,想是必然高中。三韵再行渲染铺张,表明自己曾以为友人此番出试,定如暂时蜷缩于池中的蚊龙将要得雨一样,腾飞指日可待,高中是必然之势。在以王良和蚊龙为比,作了这样尽情的渲染之后,四韵忽然一跌,以时命犹待天意为辞,暗示出朋友的落第事实和落第的原因。这原因不是因为文才不足,而是因为时命不济。五韵以屈原犹且不遇为喻,表达他对友人落第的宽慰和不平感。屈原是个兰佩芳菲即品性高洁、才华过人的古代志士,他犹且无人过问,怀抱冷落,为此曾经激愤地向重华(舜)陈辞,那么友人的不遇岂不分所该当?这里的用典,既包含着词人对天下才士收场一例凄凉的悲愤感,又表达了他以重比轻、要友人看轻自己的落第的用意。上片末韵,由屈原和友人的不平遭遇而来,写出了他的同情式的理解。这里的「空」字、「共谁语」的反问,包含着浓烈的感情,表达的是才人在历史上总不得志的郁闷和孤独感。这是一石三鸟,既写出了落第友人的当下感受,也兼点出了屈原的感受,还隐含着词人自己的生命感受。

过片由己及人或者不如说由朋友及于考官,表达他对于考官无才乏学,埋没人才的讽刺。词人用「儿曹」称呼他们,就有鄙视之意。又以「扬雄赋」来形容友人妙文,措辞之间,褒贬立见。接韵讽刺考官看到友人妙文而不识其妙。反而觉得它很可怪。并判友人落第的无才无识。三韵运用典故,表明因为落第,友人的理想变成了可望而不可及之境的大恨。这里的典故运用几于妙化:事实的沧溟即大海可以象征人生的大海;海上三山望之在前、即之在下、寻访者被「风引船回」的神话,可以象征人对于理想追求的难以实现;人对于理想的仰望与被阻绝,与访求三山之人终究不得接近三山的情形相同。同时,这个典故特别能说明友人下第后的心理感受。四韵与上片四韵一样,在尽情地铺张后一笔掉转,形成词情的跌宕起伏。它一笔写出了友人抖落悲哀和怅恨、抖落人世浮尘而襟怀高朗、冲淡的新状态。这是一个摆落尘网、归心自然的高人散士的神态。「笑指」一词,犹为传神。以下由此引发,一气直下,彷彿久郁的心胸豁然开朗似的,写出友人归心带湖、载酒忘忧的风采。「门外」一韵,人与境谐。其门外千百株高大、古老的苍松翠柏,与门内不阿附屈曲的堂堂须眉,形成了异类同情的互喻。词首「逸气轩眉宇」的友人形象,再次得到了呼应。同时,松柏环聚的处所,也是幽人雅士的隐身之地,这就显出了友人淡泊功名的趣味。结韵暗扣题面「谢诸公载酒相访」,以邀请朋友们来到这门外有松柏、门内有高士的清幽带湖饮酒作乐,归结全篇。

全词表达出对友人落第表示安慰。虽然叠用典故,却贴切顺畅,全无堆砌累赘之感。风格郁愤舒放。

作者简介

辛弃疾

辛弃疾

南宋官员、将领,豪放派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