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阳春登荆山行

鲍照 〔南北朝〕 鲍照

旦登荆山头,崎岖道难游。

早行犯霜露,苔滑不可留。

极眺入云表,穷目尽帝州。

方都列万室,层城带高楼。

奕奕朱轩驰,纷纷缟衣流。

日氛映山浦,暄雾逐风收。

花木乱平原,桑柘盈平畴。

攀条弄紫茎,藉露折芳柔。

遇物虽成趣,念者不解忧。

且共倾春酒,长歌登山丘。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代阳春登荆山行》是南北朝诗人鲍照的作品之一。这是一首拟乐府诗,也是一首出色的山水诗,以美丽的山水风景,反衬诗人不得志的无可奈何的凄苦之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旦登荆山头,崎岖(1)道难游。

早晨,我去攀登那高高的荆山,山路崎岖又艰难。

早行(2)霜露,苔滑不可留(3)

叶上的霜露打湿了我的衣裳,腻滑的青苔,使人觉得难走难站。

极眺(4)入云表,穷目尽帝州(5)

终于登上山顶,犹如置身云端,极目眺望神州,一片繁华的世界映入眼帘:

方都列万室,层城带高楼。

高大的方城内,千家万户,星罗棋布,层层的城上,有高楼参差相连。

奕奕(6)朱轩驰,纷纷缟衣(7)流。

一辆辆红色的马车,奔驰在大路上,一群群白衣男子,漫步在街巷之间。

日氛(8)映山浦,(9)雾逐风收。

明媚的阳光,普照着青山绿水,和煦的微风,把温暖的春雾吹散。

花木(10)平原,桑(11)盈平(12)

一片片花草树木,把平原装饰得绚丽多彩,一簇簇桑林柘丛,在田野上连绵不断。

攀条弄紫茎,藉露折芳(13)

攀下树枝,摆弄一番初生的紫茎,冒着露水,折一根柔嫩的花枝把玩。

遇物虽成趣,念者不解忧。

眼前的景物,虽然很有趣味,心事重重的我,却是忧思难解,落寞寡欢。

且共(14)春酒,长歌登山丘。

姑且抛开所有的烦恼吧——让我们共饮一杯浓浓的春酒,一路浩歌上荆山。

注释

(1)崎岖:山路高低不平。

(2)犯:冒着。

(3)不可留:站不住脚。

(4)极眺:与下句的“穷目”同义,都是尽力眺望的意思。

(5)帝州:君王的州县,指荆州城。

(6)奕奕:高大的样子。

(7)缟衣:白色男服。

(8)日氛:日气。

(9)暄:温暖。

(10)乱:杂混。

(11)柘:一种常绿灌木。

(12)畴:已耕作的田地。

(13)柔:形容花枝柔软而有弹性。

(14)倾:斟,倒。

创作背景

《代阳春登荆山行》此诗为鲍照随临海王荆州刺史刘子项在荆州时所作,时当孝武帝大明七年(463)左右。刘宋时代山水诗兴起,谢灵运是其中佼佼者。这年春天,他登览荆山,作此诗。

拼音版

dàiyángchūndēngjīngshānxíng

dàndēngjīngshāntóudàonányóu

zǎoxíngfànshuāngtáihuáliú

tiàoyúnbiǎoqióngjǐnzhōu

fāngdōulièwànshìcéngchéngdàigāolóu

zhūxuānchífēnfēngǎoliú

fēnyìngshānxuānzhúfēngshōu

huāluànpíngyuánsāngzhèyíngpíngchóu

pāntiáonòngjīngzhéfāngróu

suīchéngniànzhějiěyōu

qiěgòngqīngchūnjiǔzhǎngdēngshānqiū

作者简介

鲍照

鲍照

南朝宋文学家,元嘉三大家之一

鲍照(414—466),字明远,祖籍东海(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南桥镇),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有《鲍参军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