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晚》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首先描绘了“月映林塘”“风含笑语”的静谧凉爽的秋夜景色,然后叙述了诗人一行的赏玩过程,水边观影,驻足赏菊,携幼寻芳,野外泛舟。诗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同时更加珍惜秋夜的美好时光,也流露出年华老去、岁月不再的感慨惋惜。全诗纯用白描,语言平实,取材集中典型,意境清幽雅净,人物活动富有情趣,情景谐和,含蓄凝练。
月映林塘静(1),风含(2)笑语凉。
月光映照着清幽的树林池塘,凉爽的风里夹杂着欢声笑语。
俯窥怜绿净(3),小立伫(4)幽香(5)。
弯下腰窥看青绿明净的池水,在幽香之中稍稍伫立一会儿。
携幼寻新菂,扶衰(6)坐野航(7)。
拉上小孩子寻找新开的菊花,搀扶着老人在野外泛舟游玩。
延缘(8)久未已(9),岁晚(10)惜流光(11)。
我久久地流连不已,这已是一年的末尾,让人愈发珍惜流逝的光阴啊。
(1)林塘静:语本杜甫《卜居》:“浣花流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幽:幽静。又,唐人韩偓《曲江夜思诗》:“林塘阒寂偏宜夜,烟火稀疏便似村。”
(2)风含:和风携带着、混合着。
(3)窥怜绿净:窥:视,看。怜:爱。绿:指水色。韩愈《东都遇春》:“水容与天色,此处皆绿净。”绿净:指水。
(4)伫:站着等待。
(5)幽香:幽处花香。
(6)扶衰:支撑着衰老的身体。
(7)野航:停泊郊外的船只。
(8)延缘:徘徊流连。
(9)已:止。
(10)岁晚:一年之晚。这里指晚秋。
(11)流光:流逝的光阴。
《岁晚》该诗是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今江苏南京)后所作,创作时间大约在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以后。深秋的一个夜晚,作者乘兴夜游,赏花观水,为清幽的夜景流连忘返,于是写下这首诗记录夜游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