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秦川》是唐代诗人李颀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是诗人将归东川临离长安时,眺望秦川之作,它以明净的色调,简洁的笔触,描绘出长安一带山川明净而阔朗的秋天景色。前四句描写的景物明净、壮丽,体现了作者对京城生活的留恋与不舍之情;后四句描写的景物萧条、清冷,体现了作者去官途中的怅惘和凄凉之情。全诗写景细致,笔墨简淡,线条清晰,情景交融,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秦川(1)朝(2)望迥(3),日出正东峰。
我清晨从长安出发,回头东望,离秦川已经很远了,太阳从东峰上冉冉升起。
远近山河(4)净(5),逶迤(6)城阙重。
天气晴朗,远处的山水明洁清净,可清清楚楚地看见;长安城蜿蜒曲折,重重叠叠宏伟壮丽。
秋声(7)万户(8)竹,寒色(9)五陵(10)松。
秋风吹起,家家户户的竹林飒飒作响,五陵一带的松林蒙上一层寒冷的色彩。
客(11)有归欤(12)叹,凄其(13)霜露浓(14)。
我有归去的感叹,这里霜寒露冷,还是回去吧。
(1)秦川:泛指今秦岭以北平原地带。按此诗中意思指长安一带。
(2)朝:早晨。
(3)迥:遥远。
(4)山河:大山大河。多指自然形胜。
(5)净:明洁。
(6)逶迤:曲折绵延貌。都城,京城。汉张衡《东京赋》:“肃肃习习,隐隐辚辚,殿未出乎城阙,旆已返乎郊畛。”重:重叠。
(7)秋声:指秋天里自然界的声音。
(8)万户:万家,万室。万,极言其多。
(9)寒色:寒冷时节的颜色、景色。
(10)五陵:指长安城北、东北、西北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长陵(高祖刘邦)、安陵(惠帝刘盈)、阳陵(景帝刘启)、茂陵(武帝刘彻)、平陵(昭帝刘弗陵)。
(11)客:作者自指,因为当时在外作官是作客他乡。
(12)归欤:归去。辞官回乡叫“归”。
(13)凄其:凄然,心情悲凉的样子。
(14)霜露浓:比喻官场上不得志,就像是遭受风霜雨露那样,萎靡不振失去生机。
李颀虽出身于唐朝士族赵郡李氏,但中进士仅任新乡县尉之类的小官,经五次考绩,未得迁调。晚年辞官归隐故乡。这首《望秦川》是他晚年官场失意,离别长安途中写的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