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章甫

李颀 〔唐代〕 李颀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阴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送陈章甫》是唐代诗人李颀写给友人陈章甫的赠别之作,此诗开头四句写送别,轻快舒坦,情怀旷达;中间八句,写陈章甫志节操守,说他光明磊落,清高自重;最后六句,用比兴手法暗喻仕途险恶,世态炎凉。诗人以豁达的情怀,表现了友人的性格和遭遇,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情谊。全诗用语轻松,格调豪放,虽为送别之作,但绝无儿女沾巾之态,别具一格。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1)长。

四月南风吹大麦一片金黄,枣花未落梧桐叶子已抽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2)

早晨辞别青山晚上又相见,出门闻马鸣令我想念故乡。

陈侯(3)立身何坦荡,虬须(4)虎眉仍大颡(5)

陈侯的立身处世襟怀坦荡,虬须虎眉前额宽仪表堂堂。

腹中(6)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你胸藏诗书万卷学问深广,怎么能够低头埋没在草莽。

东门酤酒(7)(8)(9),心轻万事(10)鸿毛(11)

在城东门买酒同我们畅饮,心宽看万事都如鸿毛一样。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喝醉酒酣睡不知天已黄昏,有时独自将天上孤云眺望。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12)停舟渡不得。

今日黄河波浪汹涌连天黑,行船在渡口停驻不敢过江。

郑国游人(13)未及家,洛阳行子(14)空叹息。

你这郑国的游人不能返家,我这洛阳的行子空自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听说你在家乡旧相识很多,罢官回去他们如何看待你?

注释

(1)阴:同“荫”。一作“叶”。

(2)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是说陈章甫因朝夕相见的青山而起思乡之情。一说因为思乡很快就回来了,意即早晨辞别故乡的青山,晚上又见到了。嘶:马鸣。

(3)陈侯:对陈章甫的尊称。

(4)虬须:卷曲的胡子。虬:蜷曲。

(5)大颡:宽大的脑门。颡:前额。

(6)贮:保存。

(7)酤酒:买酒。

(8)饮:使……喝。

(9)曹:辈,侪。

(10)如:一作“皆”。

(11)鸿毛:大雁的羽毛,比喻极轻之物。

(12)津口:渡口。一作“津吏”:管渡口的官员。

(13)郑国游人:指陈章甫,河南在春秋时郑国故地,陈章甫曾在河南居住很近,古作者称其为“郑国游人”。

(14)洛阳行子:李颀自称,因李颀曾任新乡县尉,地近洛阳,故名“洛阳行子”。

创作背景

陈章甫曾应制科及第,但因没有登记户籍,吏部不予录用。经他上书力争,吏部辩驳不了,特为请示执政,破例录用。这事受到天下士子的赞美,使他名扬天下。然其仕途并不通达,因此无心官场之事。《送陈章甫》这首诗大约作于陈章甫罢官后登程返乡之际,李颀送他到渡口,作《送陈章甫》此诗以赠别。

拼音版

sòngchénzhāng

yuènánfēngmàihuángzǎohuāwèiluòtóngyīncháng

qīngshānzhāobiéháijiànchūménjiùxiāng

chénhóushēntǎndàngqiúméiréngsǎng

zhōngzhùshūwànjuànkěntóuzàicǎomǎng

dōngménjiǔyìncáoxīnqīngwànshìhóng鸿máo

zuìzhībáiyǒushíkōngwàngyúngāo

chánglàngtóuliántiānhēijīnkǒutíngzhōu

zhèngguóyóurénwèijiāluòyángxíngkōngtàn

wéndàolínxiāngshíduōguānzuójīn

作者简介

李颀

李颀

唐代诗人

李颀(690—751),东川(今四川雅安)人。开元二十二年(735)中进士,任新乡县尉。由于久未迁升,就辞官归隐。李颀任侠好道术。其诗内容和体裁都很广泛,尤以边塞诗著称。风格秀丽而雄浑,也不乏激昂慷慨之音。其七言歌行及律诗尤为后世推崇。著作有《李颀诗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