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飞鸟尚啁啾,何况悲笳出塞愁。
青冢埋魂知不返,翠崖遗迹为谁留。
玉颜自古为身累,肉食何人与国谋。
行路至今空叹息,岩花涧草自春秋。
《唐崇徽公主手痕和韩内翰》是宋代诗人欧阳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首联写公主出嫁的情景。颔联写公主将一去不复返,作者为此感到悲哀。颈联发表议论,对当权者发出谴责。尾联用人的有情和草的无情作对比,写出诗人的无奈。这首诗议论深切痛快,对比的运用,加强了诗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故乡飞鸟尚啁啾(1),何况悲笳(2)出塞愁。
小鸟儿恋着故乡呜叫不止,公主在悲笳声中远嫁万里。
青冢(3)埋魂知不返,翠崖遗迹(4)为谁留。
墓草青青魂魄再不能回来,青苍苍的山崖上,为谁留下了手迹。
玉颜(5)自古为身累,肉食何人(6)与国谋。
美貌的女子自古受到容颜的牵累,高官厚禄的人有几个考虑国家生计。
行路至今空叹息,岩花涧草自春秋。
行路的人到这里白白地叹息,山崖上花开草长随着季节交替。
(1)啁啾:鸟鸣声。
(2)笳:古代一种管乐器,即胡笳,从塞北和西域一带传入中原。因其声悲咽,故称悲笳。
(3)青冢:传说王昭君之墓长年长满青草,故名之“青冢”。这里用来代指崇徽公主之墓。
(4)翠崖遗迹:指崇徽公主手痕。
(5)玉颜:代指美丽的女子。
(6)肉食何人:肉食人,居官享俸者。
《唐崇徽公主手痕和韩内翰》这首诗作于嘉祐四年(1059年),时欧阳修在汴京任职。欧阳修所处的时代,正是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期,统治者对内统治严酷,而边境却军备废弛,受到东北部契丹和西北部西夏的不断侵扰。尽管欧阳修等少数大臣主张选将练兵,巩固边防,可是宋朝还是苟且偷安,忍辱求和。诗人为国家蒙受的耻辱而感到羞愧、愤慨,但又对此无能为力。在这痛苦的心情中,诗人借古生情,结合民间传说,为崇徽公主远嫁这一历史悲剧唱出了这样一曲饱蕴愤懑之情的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