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木卧平沙》是唐代诗人王泠然应进士试时所作的一首试律诗。此诗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赏识,以有所作为的迫切愿望。全诗四韵八句,与唐代一般试律诗不同,为唐早期试律诗之范本。
古木卧平沙(1),摧残岁月(2)赊(3)。
一棵古树横卧在沙地之上,它备受摧残树龄已经老大。
有根横水石(4),无叶拂烟霞(5)。
树根横穿进石缝中寻求水分,也没有叶子来拂动烟霞。
春至(6)苔为叶,冬来雪作花。
春天到了枝上滋生苔藓当叶子,冬天枝上落雪如开花。
不逢星汉(7)使,谁辨是灵槎(8)。
没有遇到银河的使者,谁能辨认出这就是上天的木筏?
(1)平沙:指广阔的沙原。
(2)岁月:年月。泛指时间。
(3)赊:久远。
(4)水石:指流水与水中之石。
(5)烟霞:烟雾;云霞。
(6)春至:春天来到。
(7)星汉:指天河,即银河。
(8)灵槎:能乘往天河的船筏。槎:木筏。
此诗《文苑英华》卷一八七入“省试”类。《石仓历代诗选》卷三十三,题前有”试“字。清人试律诗选本,亦多选之。此题唐人存诗仅此一首。从王泠然无落第记载,极其中第后经历诸多而年寿不永推测,此诗极有可能即是开元五年(717年)应试时所作。
《古木卧平沙》此诗首联上句直接从正面破题,下句承写诗题中之“古”字,一“赊”字形容年代久远,是对“古”字的申写,同时总起全诗。次联主要具体描写古木的卧姿。一“横”字暗暗点题。三联上句承写二联下句的“无叶”二字。此联从不同的时间角度描写古木,不言古木无叶无花,而言其春以苔为叶,冬以雪为花,极其巧妙灵动,得艺术辩证法三昧。然而,无论春夏秋冬,古木始终无叶无花,毫无生机,人们不禁要问:如此古木又有何用?这便逗出末联作一突起,指出此木乃良材,只可惜不遇伯乐而已。此联在这一表层意义的背后,蕴藏着作者的寄托,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赏识,以有所作为的迫切愿望。
此诗产生的时代比较早,八句,与一般试律诗的六韵十二句略不同,为后人提供了有唐早期试律之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