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故城

范成大 〔宋代〕 范成大

在邯郸县南,延袤数十里。

金石笙篁绝代无,鼪鼯藜藿正乘除。

园翁但爱城泥暖,侵早锄霜种晚蔬。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赵故城》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在出使金国途中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赵故城邯郸的今昔景况,通过对比揭示了金人侵略者对北方的破坏;后两句写北方农民终日操劳的情节,表现了北宋遗民在异族统治下的艰辛生活。诗人以贴近农民生活的表现形式,抒发了对金人的愤恨、对赵宋朝廷的失望,使得爱国之情更富有层次感。全诗用笔朴华平实,却委婉地表达出了诗人的激愤之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在邯郸县南,延袤数十里。

赵故城在邯郸县以南,连绵达数十里。

金石(1)笙篁(2)绝代无,鼪鼯(3)藜藿(4)乘除(5)

原本邯郸的鼓乐天下闻名繁华无比,现在只有黄鼬和飞鼠在野草中争斗。

园翁(6)城泥(7)暖,侵早(8)锄霜种晚蔬。

老农喜爱残破城墙的泥土适宜种田,凌晨冒着寒霜去田地锄草种植蔬菜。

注释

(1)金石:钟磐类乐器。

(2)笙篁:泛指管乐器。《太平广记》载诗有云:“邯郸宫中,金石笙簧。”

(3)鼪鼯:指鼪鼠与鼯鼠。典出《庄子集释·卷八·杂篇·徐无鬼》。鼪,即鼬,俗名黄鼠狼。鼯,一种似松鼠、食果实的动物。

(4)藜藿:两种野菜。此代指野草。

(5)乘除:本意为比喻人或事物的消长盛衰。此指争斗胜负。

(6)但:只。

(7)城泥:筑城墙的泥土。

(8)侵早:刚刚破晓,绝早,凌晨。

创作背景

范成大于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闰五月出使金朝,沿途写了七十二篇七言绝句和一卷日记《揽辔录》,以记沿途闻见,这首诗是其中第三十三首。诗人行至邯郸,眼见名城邯郸已成废墟,而南宋统治者仍偏安一隅,不思恢复,愤而作《赵故城》此诗。

文学赏析

此诗前两句“金石笙篁绝代无,胜鼯藜藿正乘除”写邯郸的今昔,这里本是音乐歌舞冠绝天下、繁华无比的大都市,但由于金人的占领,现在变成了一片瓦砾废墟,到处杂草横生,黄鼬和飞鼠在野草里面蹿来跳去,相互争斗。北方中原地区饱经战火洗礼,“颓垣破屋古城边,客传萧寒爨不烟”,到处都是断井颓垣,昔日的繁华城市都受到了极大地破坏,诗人揭示了金人侵略者对沦陷区的破坏。

后两句“园翁但爱城泥烃,侵早锄霜种晚蔬”写北方遗民的农家之苦。诗人沿途之中一直都在关注着北方遗民们的生活境况,相对于南方来说,北方气候较为寒冷,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再加上异族统治者的残酷剥削,生活颇为艰苦,终日操劳往往还无法果腹。诗中老农为了生计,不得不起早贪黑,锄草施肥,虽说有一些自食其力的田家之乐,但是更多地是反映了农家生活的艰辛:如果不“侵早锄霜”,就不能填饱肚皮,就不能缴纳各种苛捐杂税。这些生活的苦难、生计的艰辛,都是由于金人的压迫,让人读来不觉心酸。

由于金人的侵扰,整个中原变成了草原和废墟,人民非死即逃,幸存者也变成了奴隶和牛马。而入侵者,有的一户就占八百顷的土地。范成大奉命使金一路上看到的情形真是惨不忍睹。祖国的土地如此受践踏,祖国的同胞如此受蹂躏,而侵扰者得寸进尺,继续逞狂,投降派认贼作父,继续卖国,统治者醉死梦生,继续荒淫享乐,这不禁使诗人气涌如山。

《赵故城》这首诗既照应了爱国的主要思想线索,使得爱国的热情更富有层次,同时也增加了田园诗的表现内容,让诗人的眼界更加开阔,更加贴近农民日常生活。

作者简介

范成大

范成大

南宋官员、文学家、书法家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十四年(1154年)中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经略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曾使金,坚强不屈,几被杀。晚年退居故乡石湖,卒谥文穆。其诗题材广泛,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称“中兴四大家”。又工词。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