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小儿》是北宋诗人李觏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写诗人家庭的历史背景,强调了对小儿喜爱的原因;中间两联写诗人本想教孩子自小就从师读书,但又怕念书作文以后,反而因知书识理而害了他的矛盾心理;尾联以构想细节来表现父对爱子的思念之情。全诗语出平常,但其情感真切入微,尤其是尾联,既出感情,又出形象,诚为写父爱的一个典型情景。
两世茕茕(1)各一人,生来且喜富精神(2)。
我家两代单传就得这个儿孙,喜的是儿子生下就颇活泼聪颖。
欲教龆龀(3)从师学,祗恐文章误尔身。
想让孩子从小便随师识字习文,又惟恐你学会文章误了前程。
但有犁锄终得饱,莫看纨绮(4)便嫌贫。
只要能掌犁使锄毕竟得个温饱,千万别羡人家穿绸缎就嫌家贫。
不知别后啼多少,苦问家僮说未真。
不知别后你在家哭过多少回呵,一遍遍追问家童可总是说不清。
(1)茕茕:形容孤独无依。
(2)富精神:精神旺健。富,一作“事”。
(3)龆龀:童年。
(4)纨绮:有花纹的丝织品,即绫罗绸缎,代指富裕生活。
《寄小儿》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在原诗首句下有注云:“予无兄弟,才生此儿,三岁矣。”两世单传,诗人对儿子的喜爱和关心程度很深,此诗当是在诗人远离家门之际,寄托自己对儿子的思念而作。
都说父爱如山,威严肃穆;父爱似海,冷峻深沉,但是,也有人说父爱如发,至纤至悉;父爱如水,脉脉含情。李觏的这首《寄小儿》,是初为人父的诗人写给三岁儿子的诗歌,写爱子之情。出语自然,感情真切,在平淡质朴之中自有深情流注。
首联介绍诗人自己的家世情况。诗人一家两世单传,处境是很危险的,希望和绝望都维系在诗人身上,现在竟然中年得子,一笔勾销家人的担忧,有力回击世人的冷眼,一家自可堂堂正正做人,平平安安生活,怎不高兴万分呢?再说,儿子身体健康,精神健旺,无灾无病,顺利平安,更是让人放心欣慰啊。完全可以想见,这个宝贝儿子是全家的希望,人见人喜,百般呵护。
中间两联是父亲对儿子的期望,多是讲人生之理,生活之道。三岁儿子也许听不懂,也许略有所知,但是做父亲的不放心,必须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告诉儿子,确保他一生平安。这些话凝结着诗人的人生智慧和伤心泪水,流露出一个父亲的款款深情。天下父亲都是一个想法,希望儿子从小便识文断句,吟诗作文,希望儿子学而优则仕,光宗耀祖,发家富贵希望儿子有地位,有功名,风光体面,可是诗人又从自己的宦海沉浮之中,从他人的坎坷仕途中发现,很多时候,舞文弄墨,骋才使性,也很危险,甚至给自己带来血光之灾。苏轼吟诗作文,授人以柄,几次落难,含冤莫白,耽误了自家大好前途;杨修恃才傲物,张狂无忌,冒犯主公,被处极刑……从文危险,为民不易,诗人深感担忧,并把这份深远的忧虑告诉三岁的儿子。思来想去,最稳妥的生活还是做个农人,掌犁使锄,自食其力,过得温饱,过得踏实,少了那些官场凶险,少了那些文章纷争,无须看别人的脸色点头哈腰,更无须为功名权位劳心劳力耕田种地,做父亲的希望儿子生活幸福,这是最好途径。还有生活中最不称心、最看不惯的也许是人富我穷,诗人告诉儿子,千万别那样去想,富贵有富贵的苦恼,清贫有清贫的快乐,各有所得,各有所失,想通了这一点,心境就淡泊了。有心如此,令人感动,句句出自肺腑,句句皆为真经。生存智慧和父爱真情交融在一起,感慨忧虑与人生幸福结合在一起。
尾联记录了一个细节,一个典型、感人的细节。也许因为诗人离开儿子已有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他时刻牵挂儿子,如今,回到儿子身边,当着家童的面问,自己走了以后,这小孩到底哭过多少次。家童说不出来,也说不准确,哭哭闹闹、吵吵嚷嚷对于小孩来讲,实在是太平常了。可是诗人不这样想,因为他牵挂儿子的一切,他随时牵挂儿子的一哭一笑,一病一痛,吹风伤寒,睡觉不好,吃饭不多…切都过问,都关心,所以他要问家童,一遍一遍地问,详详细细地,刨根问底地问。这一“问”,问出了父亲的牵肠挂肚,问出了父亲的心细如发,问出了父亲的慈母心肠。
父亲心中永远装着儿子,不管在家还是在外,最放不下心的就是儿子的成长。儿子的一举一动,一哭一闹,始终牵动着父亲敏感的心灵。这首《寄小儿》让读者看到一个慈母一般心细的父亲,如水一般温柔的父亲,替儿子深谋远虑的父亲。父亲的心啊,细腻复杂,又喜又忧,有期望,有牵挂,瞻前顾后,左右为难,提又不能,放又不舍…真是“可怜天下慈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