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登楼怀归》是北宋政治家寇准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首句“聊”字表明其并非因怀归而登楼,而后由登楼见闻引发怀归之情,进而进入沉思遐想,末句一“惊”字,生动地揭示了诗人由遐思默想到突然惊觉的心理变化过程,蕴含着游子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高楼聊引望(1),杳杳(2)一川平。
无事登上高楼远望,是一片广袤无际的平野。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四野空空,只见流水,不见渡者。只有一只小船整日停在岸边。
荒村生断霭(3),深树语流莺(4)。
黄昏时荒寂的村中炊烟缕缕,古寺深处黄莺啼啭。
旧业(5)遥清渭(6),沉思忽自惊。
这些多像我遥远而熟悉的故乡啊,想到这里,不由惊醒。
(1)引望:远望。
(2)杳杳:深远的意思。
(3)断霭:时有时无、忽聚忽散的烟气。霭,轻烟。
(4)流莺:谓婉转的莺鸣。
(5)旧业:祖上的基业,如房宅田地等。
(6)清渭:指渭水,源出甘肃鸟鼠山,横贯陕西渭河平原,东至潼关入黄河。渭水清,古人多与流入渭河而水流浑浊的泾水对举,称清渭浊泾。寇准的家乡在渭水北岸的下邽,他当时在湖北,所以有“遥清渭”的感叹。
《春日登楼怀归》这首五言律诗,有人认为“当是莱公谪外时所作”(见王文濡编《历代诗评注读本》上册),其实不然。它作于寇准二十岁左右的青年时期。大约是公元980年(太平兴国五年),诗人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说:“莱公初及第,知归州巴东县”,司马光《温公续诗话》道:“年日一九进士及第,初知巴东县,有诗云:‘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王士祯《带经堂诗话》卷十二引《蜀道驿程记》亦道:“公在巴东有‘野水、孤舟’之句为人传诵”,另外葛立方《韵语阳秋》也有类似说法。此说当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