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颂·时迈

诗经 〔先秦〕 诗经

时迈其邦,昊天其子之,实右序有周。

薄言震之,莫不震叠。

怀柔百神,及河乔岳,允王维后。

明昭有周,式序在位。

载戢干戈,载櫜弓矢。

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周颂·时迈》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杂言古诗,此诗是周武王克商后,巡行诸侯各邦,祭祀苍天和山川诸神的乐歌。诗中歌咏苍天佑助周王征服四方,周王敬祭山川百神,主张文治,以此来巩固帝王之业,反映了周人神化先祖、天人合一的观念。“宣威”“布德”四字概括了诗歌主旨。全诗一章(或分为二章),共十五句,篇幅短小而气象宏大,层次井然而有序,遣词古朴而优美。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2)(3)(4)昊天(5)子之(6),实(7)(8)有周(9)

武王各邦去巡视,皇天视他为儿子,佑我大周国兴旺。

薄言(10)震之(11),莫不震叠(12)

让我发兵讨纣王,天下四方皆惊慌。

怀柔(13)百神(14)(15)(16)乔岳(17)(18)(19)(20)(21)

安抚众神需祭祀,山川百神都来享,万国主宰是武王!

明昭(22)有周,(23)序在位(24)

无比荣光周大邦,按照次序来封赏。

载戢干戈,载櫜弓矢(25)

收起干戈和兵甲,强弓利箭装入囊。

(26)懿德(27)(28)(29)(30),允王(31)之!

讲求美好的道德,遍施中国各地方,周王永保国兴旺!

注释

(1)周颂:《诗经》中“颂”部分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颂是祭祀宗庙的乐歌,不仅配乐,而且还有舞蹈。周颂部分今存三十一篇。

(2)时:语助词。一说为“按时”。犹言“现时”“今世”。一说是,指代词。

(3)迈:行,巡行,巡狩。一说万,众多。林义光《诗经通解》:“读为万。”

(4)邦:国。此指武王克商后封建的诸侯邦国。

(5)昊天:苍天,皇天。

(6)子之:以之为子,谓使之为王也。即视诸侯邦国为自己的儿子,也即拥有了天下成了天子。

(7)右:同“佑”,保佑。

(8)序:顺,顺应。一说我。

(9)有周:即周王朝。有,名词字头,无实义。

(10)薄言:语助词连用,犹言“薄然”“薄焉”,有急迫之意。

(11)震之:震,震动,指以武力震动威胁。之,指各诸侯邦国。

(12)震叠:即“震慑”,震惊慑服。叠,通“慴”,慑,恐惧,畏服。

(13)怀柔:安抚。怀:来。柔:安。

(14)百神:泛指天地山川之众神。此句谓祭祀百神。

(15)及:指祭及。

(16)河:黄河,此指河神。

(17)乔岳:高山,此指山神。

(18)允:诚然,的确。

(19)王:指周武王。

(20)维:犹“为”。

(21)后:君。

(22)明昭:犹“昭明”,光明,显著,此为发扬光大的意思。

(23)式:发语词,无实义。

(24)序在位:按次第担任职位,谓合理安排在位的诸侯。序,顺序,依次。

(25)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此两句指周武王偃武修文,不再用兵。载:犹“则”,于是,乃。戢(jí):聚集,收藏。干戈:泛指兵器。干,盾。櫜(gāo):古代盛衣甲或弓箭的皮囊。此处用为动词。

(26)我:周人自谓。

(27)懿德:美德,指文治教化。

(28)肆:施,陈列,谓施行。

(29)时:犹“是”,这、此。

(30)夏:中国。指周王朝所统治的天下。

(31)保:指保持天命、保持先祖的功业。

创作背景

《周颂·时迈》这是周武王灭商后,巡行诸侯各邦,祭祀苍天和山川诸神的诗。《国语》说此诗为周公所作。

文学赏析

《周颂·时迈》全诗十五句,毛诗、朱熹《诗集传》皆不分章。明何楷《诗经世本古义》分为两章,以“明昭有周”起为第二章,清姚际恒《诗经通论》因之。但细审诗意,前半颂武王之武功,后赞武王之文治,语意连贯。方玉润《诗经原始》认为,如若分章,“不惟章法长短不齐,文气亦觉紧缓不顺”。

此诗采用“赋”的手法进行铺叙。开头两句点明巡守之事,揭示告祭之旨,是一篇的总纲。这两句语极平常,但用字颇有讲究:一个“时”字表现出“代天理民”者不辞辛苦、不敢稍有懈怠地“为天远行”的尽职态度,暗示着告祭者对上天的无限忠诚;一个“其”字显示了告祭者的祈祷语气,表现出“天之子”对上天的无比信赖。有此二字,这两句就不仅是单纯的叙说,而有以忠诚求天佑的含义在内,就定下了整篇的基调,使全诗笼罩了一层肃穆、庄严的气氛。

以下十三句是告祭的正文,可分两个层次。从“实右序有周”到“允王维后”是第一层,写人、神对周武王巡守的感应,从而证明周武王君临天下的无可争议。“薄言震之,莫不震叠”两句写周武王的威力足以震慑各方诸侯;“怀柔百神,及河乔岳”两句写武王的德行足以感动山川百神。这四句语分两面,意归于一,都是为了逼出“允王维后”一句,而“允王维后”的结论又遥遥反扣着“实右序有周”。这样,上天的意志,武王的威德,诸侯的畏服和山川百神的怀柔,就形成了环环相连的因果关系。武王以天子的身份代天理民,也就在这巧妙的因果论证中得到了不容置疑的阐述。从“明昭有周”到“允王保之”是第二层,写周武王偃武修文、重用贤才的英明决策,表达了永保天下的愿望。如果说第一层重在陈述已经完成的武功,那么这一层就重在描绘未来的美景。“式序在位”一句写天下已经安定,诸侯在位,正是反证天下已属大周。“载戢干戈,载橐弓矢”两句写已经结束武功,“我求懿德,肆于时夏”两句写今后将注重文治。这种写法,表现出周统治者对二者固有辩证关系的深刻认识。而周统治者在治国方针中独独突出用人与教化,把国运长久的希望放在这两块基石上,这种智力、魄力、眼力,不能不使我们为之惊服。这一层的结构方式与第一层基本相同,也是以“天佑”始,以“人谋”终。

武王克商,是武装革命,所以诗中有“震之”“震叠”这样的词语。但武王克商又是生产力的大解放,是顺应民心的,封建诸侯,建立了新的秩序,所以又一再说“右序有周”,“式序在位”,特别强调安定团结,强调秩序。全诗表现了一种强大的自信心和清醒的政治头脑,显示了西周统治者处于上升时期的雄心壮志。

《周颂·时迈》从头到尾,语意参差,语气连贯,而皆起伏错落有致,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深挚而敬慕的感情。全诗不用韵,句式不追求整齐,也很少对偶重叠,精炼严谨,庄重穆肃,正与其内容相得益彰。此诗以天命和周武王的联系作为全诗的主线,重点歌颂了周武王的武功和文德,层次清晰,结构紧密,在大多臃肿板滞的雅颂诗篇中,不失是一篇较为优秀的作品。

作者简介

诗经

诗经

中国最早诗歌总集

《诗经》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