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是唐代诗人薛逢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沙州人张义潮乘吐蕃内乱,率领不甘心受吐蕃统治和压迫的军民起义,终于收复了广大的河西陇右地区,也指出民族战争造成了流血,带来了灾难。此诗的语调比较平淡,但实际蕴含的情感,还是很浓烈的。
昨夜蕃兵(1)报国仇(2),沙州都护(3)破凉州。
昨天晚上,大军报了河湟失陷多年的深仇,这是沙州都护张议潮收复了凉州。
黄河九曲(4)今归汉,塞外纵横战血流。
河湟地区从今起又归属大唐,你看那塞外敌尸纵横,鲜血四流。
(1)蕃兵:本指吐蕃之兵,唐代宗年间,吐蕃大举进犯唐河西一带,凉州也被吐蕃所占。唐宣宗大中元(848年)沙州张义潮率领士兵及汉民逐走吐蕃守将,夺得沙州,后又收复河西等地献给唐王朝,故此处蕃兵当指被吐著占领之地的起义士兵。
(2)报国仇:指为唐朝报仇雪耻。
(3)沙州都护:即张义潮。沙州:唐时沙州辖今甘肃省安西县至新疆吐鲁番县一带,治所在今敦煌县。
(4)黄河九曲:泛指甘肃、宁夏、青海一带,当时为吐蕃所占。
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沙州(今甘肃敦煌)人张议潮,乘吐蕃统治者内部为争权而内战时,率领人民起义,赶走了吐蕃的守将,收复了沙州和晋昌(今甘肃安西一带)。大中四(850年)、五年(851年)间,张议潮又率军收复了吐蕃占领的伊州(今新疆哈密)、甘州(今甘肃张掖)鄯州(今青海东都)、河州(今甘肃临夏)、岷州(今甘肃岷县)、廓州(今青海化隆西)和兰州。大中五年(851年),张议潮派其兄张议潭携带河西和陇右十一州的地图和户籍,到长安献给朝廷。唐政府决定在沙州置归义军,任命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此后,张议潮率军与企图反扑及入侵的吐蕃、回鹘等族军队艰苦战斗了十余年。唐懿宗咸通四年(863年),张议潮率汉蕃兵七千余人,攻克凉州(今甘肃武威),咸通七年(866年)又光复了西州(今新疆吐鲁番)。诗人薛逢,在张议潮率军攻克凉州后,非常兴奋,写了这首七绝《凉州词》纪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