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老子 〔先秦〕 老子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智不割。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译文注释 作者简介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知其(1),守其(2),为天下(3)。为天下(3),常德不离。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4)。知其(8),守其(9),为天下(10)。为天下(10),常德乃足。常德乃足,复归于(11)。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5)。为天下(5),常德不(6)。常德不(6),复归于无极(7)(11)散则为(12),圣人用之,则为官长(13),故大智不割(14)

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甘愿作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性就不会离失,回复到婴儿般单纯的状态。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辱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川谷。甘愿做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性才得以充足,回复到自然本初的素朴纯真状态。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于暗昧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模式。甘愿做天下的模式,永恒的德行不相差失,恢复到不可穷极的真理。朴素本初的东西经制作而成器物,有道的人沿用真朴,则为百官之长,所以完善的政治是不可分割的。

注释

(1)雄:比喻刚劲、躁进、强大。

(2)雌:比喻柔静、软弱、谦下。

(3)溪:沟溪。

(4)婴儿:象征纯真、稚气。

(5)式:楷模、范式。

(6)忒:过失、差错。

(7)无极:意为最终的真理。

(8)荣:荣誉,宠幸。

(9)辱:侮辱、羞辱。

(10)谷:深谷、峡谷,喻胸怀广阔。

(11)朴:朴素。指纯朴的原始状态。

(12)器:器物。指万事万物。

(13)官长:百官的首长,领导者、管理者。

(14)大智不割:制,制作器物,引申为政治;割,割裂。此句意为:完整的政治是不割裂的。

拼音版

dàojīngèrshízhāng

zhīxióngshǒuwèitiānxiàwèitiānxiàchángchángguīyīngérzhīróngshǒuwèitiānxiàwèitiānxiàchángnǎichángnǎiguīzhībáishǒuhēiwèitiānxiàshìwèitiānxiàshìchángchángguīsànwèishèngrényòngzhīwèiguānzhǎngzhì

作者简介

老子

老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陈(后入楚)国苦县(古县名)。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