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唐代〕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以重阳登高为题,表达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深深关切。全诗语言朴实,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1)登高(2)去,无人送酒(3)来。

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却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

(4)故园菊,应(5)战场开。

我在远方想念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

注释

(1)强:勉强。

(2)登高: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

(3)送酒:此处化用有关陶渊明的典故。据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记载:陶渊明重阳日在宅边的菊花丛中闷坐,刚好江州刺史王弘送酒来,于是痛饮至醉而归。

(4)怜:可怜。

(5)傍:靠近、接近。

创作背景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载)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九月唐军收复长安,《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拼音版

xíngjūnjiǔchángānyuán

qiǎngdēnggāorénsòngjiǔlái

yáoliányuányīngbàngzhànchǎngkāi

作者简介

岑参

岑参(诗雄)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岑参(717—770),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出身于官僚家庭,但父亲早死,家道衰落。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年间,两度出塞,居边塞六年,颇有雄心壮志。安史乱后回朝,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转起居舍人等职,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与高适并称“高岑”。其诗题材广泛。有《岑嘉州诗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