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是一首专咏落花的诗。首联写落花与人的心情,含蓄蕴籍耐人寻味。颔联从不同角度描写落花「乱飞」的具体情状。颈联直接抒发情感,巴望花不再落而不能。末联写花为装点春天而开,却落得飘零沾衣的结局。表达了素怀壮志,不见用于世的凄婉和感慨。全诗洋溢着伤春惜花之感,情思如痴,委婉动人。
高阁客竟去(1),小园花乱飞。
高阁上的游客们已经竞相离去;小园的春花随风凋零纷纷乱飞。
参差(2)连曲陌(3),迢递(4)送斜晖。
花影参差迷离接连着弯弯小径;远望落花回舞映着斜阳的余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5)。
我的肝肠欲断不忍把落红扫去;望眼欲穿盼来春天却匆匆回归。
芳心(6)向春尽,所得是沾衣(7)。
爱花惜花自然要怨春去得太早;春尽花谢所得的只是落泪沾衣。
(1)客竟去:客人竟然都离去了。
(2)参差:错落不起的样子。
(3)曲陌:曲折的小径。
(4)迢递:高远貌。此处指落花飞舞之高远者。
(5)仍欲归:仍然希望其能归还枝头。
(6)芳心:这里既指花的精神灵魂,又指怜爱花的人的心境。
(7)沾衣:这里既指落花依依沾在人的衣服之上,又指怜爱花的人伤心而抛洒的泪滴。
《落花》这首诗写于会昌六年(公元846年),作者正闲居永业。当时,李商隐陷入牛李党争之中,境况不佳,心情郁闷,故本诗流露出幽恨怨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