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晴

陈与义 〔宋代〕 陈与义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雨晴》由宋代诗人陈与义于公元1123年(宣和五年)所作,通过描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表现诗人一时欣喜的情感。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天缺(1)西南江面清,纤云(2)不动小滩(3)横。

西南方露出蔚蓝色天空映照江面清澄,一如横卧江上小滩蓝天上有一抹微云。

墙头语鹊(4)(5)犹湿,楼外残雷(6)气未平。

喜鹊飞立墙头欢叫羽毛依然浇湿,楼外远处还不断传来残余的雷声。

尽取微凉(7)稳睡(8),急搜奇句(9)新晴。

趁雷雨后的微凉睡个安稳的好觉,赶快吟几句奇诗回报雨后的新晴。

今宵绝胜(10)无人共,卧看星河(11)尽意(12)明。

这么迷人夜晚可惜无人来共同享受,便我一人也要尽兴卧看银河直到天明。

注释

(1)天缺:雨过云开,露出一角青天。

(2)纤云:细云。此指夏日雨后的高卷云。

(3)小滩:喻纤云。

(4)语鹊:喳喳叫的鸟鹊。

(5)衣:比拟鸟鹊的羽毛。

(6)残雷:即将消失的低沉的雷声。

(7)供:提供。

(8)稳睡:安稳入睡。

(9)报:回报,报答。

(10)绝胜:非常美妙的情境。

(11)星河:天上的银河。

(12)尽意:尽情。

创作背景

宣和五年(1123)陈与义担任了太学博士,受到了皇帝的器重,也许觉得自己可以施展才学,因而心情略有变化,面对夏末秋初,天气转晴,骤雨方歇,写下这首《雨晴》诗。

文学赏析

《雨晴》这首七律描绘了酷暑雷雨过後的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感受雨後新凉的舒畅喜悦的心情。

首联、颔联都描绘雨晴的景象,首联写天空。「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中「天缺西南」写西南方的天已露出了蔚蓝,标示出「晴」,「江面清」三字是以江南的清平湛蓝来比喩天空西南方的晴明之色。「纤云不动」,写白云纹丝不动。「小滩横」三字承接「江面清」,比喩一抹云如横在江面的小滩。这两句前四字都用白描手法绘实景,後三字都用比喩对实景加以形容,两个比喩前後照应,使二句之景融为一体,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形象生动逼真,色彩鲜明富于立体感。

颔联「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里,诗人的视线,由于鹊叫自然地由仰视转为平视,描写由形为主转声为主。「犹湿」,即写出雨後初晴,又表现了鹊的情态活泼可爱。下句,随「残雷」的低响,描写形声兼顾转以写声为主。「气未平」三字写雷声不甘于立即销声匿迹。这一联,鹊能「语」又有「衣」,雷能「残」又有「气」,运用了拟人手法,使诗句富有生气。清脆的鹊语与低沉的残雷形成对比,和谐一致,交织成一首雨晴时大自然的交晌曲。

颈联「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用叙事抒发雨睛的喜悦。雨後微凉引起睡意,雨後新晴牵动诗情,但诗情胜过睡意。「尽取」、「急搜」、「微凉」、「稳睡」、「奇句」、「新晴」这六个带修饰语的词,使两个记事诗句具体可感。「供」字写自然给人的提供。「报」字写人对自然的回报,这正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

尾联「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两句仍叙事,事中有景,景中寓情。「卧看星河尽意明」一句化用杜牧的「卧看牵牛织女星」,衹是没有小杜诗句的寂寞感,而是兴致盎然。「尽意」二字,不仅描绘星河的明澈,更赋予星河以生命,让它充分绽放光彩,也采报答雨後的新睛。

通观《雨晴》全诗,诗人捕捉住雨後初晴自然景况变化的瞬间,以乍晴的天空、漂浮的白云、争喧的鹊鸣、低沉的雷声,构成了多层次多角度、气势恢弘的绚丽景观。诗中虽未着一个情字,但喜悦之情旱已透过写景叙事的字里行间喷涌而出,全诗清丽雄浑,奇趣横生。

作者简介

陈与义

陈与义

北宋末、南宋初诗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徽宗政和三年(1113)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累迁太学博士。南渡后,召为兵部员外郎、翰林学士、知制诰,官至参知政事。以诗著名,原属江西诗派。宋室南渡后,诗风有了明显转变,由描写个人生活情趣转而抒发爱国思想,由清新明净趋向沉郁悲壮。亦工词,其词意境与诗相近,有清婉奇丽的特点,而豪放处又接近苏轼。有《简斋集》《无住词》。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