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是南宋初年诗人陈与义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收录于《简斋集》中。这首诗是作者南渡避难于巴陵时所作。诗的前两句写二月里风雨凄凄,春寒料峭;后两句写园中的海棠却冒雨盛开,无限生机,给作者以启迪和鼓舞。全诗借海棠以咏志,写来浑厚醇雅,蕴藉含蓄,读来令人余味无尽。
二月巴陵(1)日日风,春寒未了(2)怯园公(3)。
二月的巴陵,几乎天天刮风,料峭春寒还未结束,让人害怕。
海棠不惜胭脂色(4),独立蒙蒙细雨中。
娇嫩的海棠,毫不吝惜鲜红的花朵,挺身独立在寒风冷雨之中。
(1)巴陵:古郡名。治所在今湖南岳阳市,洞庭湖畔。
(2)未了:未尽。
(3)园公:作者借居小园,自号园公。
(4)胭脂色:红色,此处以胭脂喻海棠花的颜色。
《春寒》此诗作于建炎三年(1129年)。当时,南宋朝廷初建未稳,尚在风雨飘摇之势,金兵大有席卷江北之际。诗人被迫避乱于岳州,借住于郡守王接后园的君子亭,自号“园公”。是年春二月,诗人看到园中独立于春寒细雨中的海棠,不由得感物起兴,推人及花,写下了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