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分三层:首联写早朝前的准备;中间二联写早朝的威仪;尾联写早朝后的行动。这首诗利用细节描写和场景渲染,描绘了大明宫早朝时庄严华贵的气氛与皇帝的尊贵与威严。作为和诗,此诗不和韵,只和其意,用语堂皇,造句伟丽,格调和谐,独具特色。
绛帻(3)鸡人(4)报晓筹(5),尚衣(6)方进翠云裘(7)。
戴着红巾的卫士在宫门报晓,尚衣官员向天子进上绣着翠云的皮袍。
九天(8)阊阖(9)开宫殿,万国衣冠(10)拜冕旒(11)。
层层叠叠的宫殿如九重天门迤逦打开,异邦万国的使臣一齐向着皇帝跪见朝拜。
日色才临仙掌(12)动,香烟欲傍衮龙(13)浮(14)。
日色刚刚照临到殿堂,仪仗已排列成扇形屏障。御炉中香烟袅袅,缭绕着天子的龙袍浮动飘忽。
朝罢须裁(15)五色诏(16),佩声归到凤池(17)头。
早朝过后中书省的官员退到凤凰池上,用五色彩纸起草皇上的诏书。
(1)舍人:即中书舍人,时贾至任此职。
(2)大明宫:宫殿名,在长安禁苑南。
(3)绛帻:用红布包头似鸡冠状。
(4)鸡人:古代宫中,于天将亮时,有头戴红巾的卫士,于朱雀门外高声喊叫,好像鸡鸣,以警百官,故名鸡人。
(5)晓筹:即更筹,夜间计时的竹签。
(6)尚衣:官名。隋唐有尚衣局,掌管皇帝的衣服。
(7)翠云裘:饰有绿色云纹的皮衣。
(8)九天:极言天之崇高广阔。古人认为天有九野、九重。此处借指帝宫。
(9)阊阖:天门,此处指皇宫正门。
(10)衣冠:指文武百官。
(11)冕旒: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的礼冠。旒,冠前后悬垂的玉串,天子之冕十二旒。这里指皇帝。
(12)仙掌:掌为掌扇之掌,也即障扇,宫中的一种仪仗,用以蔽日障风。
(13)衮龙:犹卷龙,指皇帝的龙袍。
(14)浮:指袍上锦绣光泽的闪动。
(15)裁:拟写。
(16)五色诏:用五色纸所写的诏书。
(17)凤池:指凤凰池。
贾至(718—772),唐代官员,曾在朝任中书舍人,写过一首《早朝大明宫》,当时颇为人注目。杜甫、岑参、王维等人都曾作诗相和,《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此诗即为其中的一篇和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