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宝剑直千金,被服丽且鲜。
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
驰骋未能半,双兔过我前。
揽弓捷鸣镝,长驱上南山。
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连。
馀巧未及展,仰手接飞鸢。
观者咸称善,众工归我妍。
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脍鲤臇胎鰕,寒鳖炙熊蹯。
鸣俦啸匹侣,列坐竟长筵。
连翩击踘壤,巧捷惟万端。
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
云散还城邑,清晨复来还。
《名都篇》是曹植非常有名的五言诗,出自《曹子建集》。诗写京洛少年斗鸡走马、射猎游戏、饮宴无度的生活。全诗主要的篇幅都在写京洛少年的游戏与饮宴,反映了当时纨绔子弟们的一种生活状态。
名都(1)多妖女(2),京洛(3)出少年(4)。
名都盛产艳丽的美女,洛阳更有风度翩翩的少年。
宝剑直(5)千金,被服(6)丽且鲜。
我佩带的宝剑价值千金,身着的衣服奢华鲜艳。
斗鸡(7)东郊道,走马长楸间(8)。
斗鸡在东郊的道路上,赛马于长列的楸树间。
驰骋未能半,双兔过我前。
我骑马驰骋还不到半路,一双野兔就蹦到了跟前。
揽弓捷(9)鸣镝,长驱上南山(10)。
于是立即弯起弩搭上了响箭,扬鞭策马追上了南山。
左挽因右发,一纵(11)两禽连(12)。
我左手挽弓,右手发箭,只一箭就把双兔射倒了。
馀巧未及展,仰手接(13)飞鸢。
别的技巧还没有施展,又迎头射中空中的飞鸢。
观者咸称善,众工(14)归我妍(15)。
观猎的行人齐声喝彩,旁边的射手为我赞叹。
归来宴平乐(16),美酒斗十千(17)。
归来大宴于平乐古观,美酒一斗便值十千钱。
脍鲤臇胎鰕,寒鳖(18)炙熊蹯。
细切了鲤鱼烹煮虾羹,爆炒甲鱼再烧烤熊掌。
鸣俦啸匹侣,列坐竟(19)长筵。
呼朋引伴地前来入座,长长的筵席顷刻坐满。
连翩(21)击踘壤,巧捷(20)惟万端。
蹴鞠和击壤忙个不停,身手敏捷,花样翻新。
白日西南驰,光景(22)不可攀(23)。
太阳永远疾驰在西南 ,流逝的光景不可追攀。
云散(24)还城邑,清晨复来还。
盛宴后我们如云骤散,明天清晨再来此畅饮游玩!
(1)名都:著名的都会,如当时的临淄、邯郸等。
(2)妖女:艳丽的女子,这里指倡伎。
(3)京洛:指东京洛阳。
(4)少年:指贵族纨绔子弟。洛阳是东汉的国都、是贵族麕集之地,从东汉的乐府和文人诗中就常有写洛阳纨绔生活的作品了。此篇中心是写少年,上句写妖女是为此句作陪衬。
(5)直:同“值”。
(6)被服:指衣著。被,同披;服,穿。
(7)斗鸡:看两鸡相斗以为博戏,这是汉魏以来直到唐代盛行的一种习俗。
(8)长楸间:指两旁种着高楸的大道。楸,落叶乔木,也叫大樟。
(9)捷:抽取。
(10)南山:指洛阳之南山。
(11)一纵:一发。
(12)两禽连:两禽同时被射中。两禽,即指上文所说的双兔,古代对飞鸟和走兽都可以称禽,后来才分开,专以禽指飞鸟。
(13)接:迎射对面飞来的东西。《白马篇》有“仰手接飞猱”,与此句式相同。
(14)众工:许多善射者。工,巧。
(15)归我妍:称道我的射艺高。妍,美善。
(16)平乐:宫观名,东汉时明帝所建,在洛阳西门外。
(17)斗十千:一斗酒价值万钱,极言其宴饮之豪奢。
(18)寒鳖:酱腌甲鱼。
(19)竟:终。
(20)捷:抽取。
(21)连翩:动作轻捷的样子。
(22)光景:日光。
(23)攀:挽留。
(24)云散:如云之散,言众少年宴罢散归。
关于此诗的写作年代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以为这是曹植早期的作品,是建安年间他看到洛阳贵游子弟耽于逸乐的生活而作,其中甚至有他本人生活的影子。一以为从此诗所写的洛阳少年奢靡豪华的生活来看,不宜出现于建安或黄初年间,因洛阳在汉末经董卓之乱后,破败零落,贵族子弟不可能有如此骄奢淫逸的生活,故此诗宜系于太和年间曹植进入洛阳时所作,即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考曹植于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所作的《送应氏》中说:“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可见其时的洛阳确实破落不堪,故从后一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