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篇

曹植 〔两汉〕 曹植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

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

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美女篇》是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曹植所创作的乐府诗。这首诗语言华丽、精炼,描写细致、生动,塑造了一个美丽而又娴静的姑娘,写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此诗以绝代美人比喻有理想有抱负的志士,以美女不嫁,比喻志士的怀才不遇。含蓄委婉,意味深长。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美女(1)(2),采桑歧路(3)间。

那个容貌美丽性格文静的姑娘,正在乡间岔路口忙着采桑。

柔条(4)冉冉(5),落叶何翩翩(6)

桑树的枝条柔柔的垂摆,采下的桑叶翩翩飘落。

攘袖(7)素手(8)皓腕(9)(10)金环(11)

挽起的衣袖可见她的手,洁白的手腕上戴着金色的手镯。

头上金爵钗(12),腰佩翠琅玕(13)

头上插着雀形的金钗,腰上佩戴着翠绿色的玉石。

明珠交玉体(14),珊瑚间木难(15)

身上的明珠闪闪发光,珊瑚和宝珠点缀其间。

罗衣(16)何飘飘,轻裾随风(17)

丝罗衣襟在春风里飘舞,轻薄的裙纱随风旋转。

顾盼遗光彩,长(18)气若兰。

她那回首顾盼留下迷人的光彩,吹口哨时流出的气息仿佛兰花的芳香。

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赶路的人停下车驾不肯走开,休息的人们傻看时忘记了用餐。

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19)

有人打听这个姑娘家住哪里,她的家就住在城的正南门。

青楼(20)临大路,高门结重关(21)

青漆的楼阁紧临大路,高大的宅门用的是两道门栓。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22)

姑娘的容光像早晨的太阳,谁不爱慕她动人的容颜?

媒氏(23)何所营?玉帛(24)不时安。

媒人干什么去了呢?为什么不及时送来聘礼,订下婚约。

佳人(25)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姑娘偏偏爱慕品德高尚的人,寻求一个贤德的丈夫实在很困难。

众人徒嗷嗷(26),安知彼所观?

众人徒劳地议论纷纷,怎知道她看中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盛年处房室(27)中夜(28)起长叹。

青春年华在闺房里流逝,半夜里传来她一声声的长叹。

注释

(1)妖:妖娆。

(2)闲:同“娴”,举止优雅。

(3)歧路:从大路上分出来的小路;岔路。

(4)柔条:垂柳的枝条。

(5)冉冉:动貌。

(6)翩翩:飘动的样子。

(7)攘袖:捋起袖子。

(8)素手:洁白的手。多形容女子之手。

(9)皓腕:洁白的手腕。

(10)约:缠束。

(11)金环:金制的环。

(12)金爵钗:雀形的金钗。“爵”,同“雀”。

(13)琅玕:形状像珠子的美玉或石头。

(14)玉体:指美女的身体。

(15)木难:碧色珠,传说是金翅鸟沫所成。

(16)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17)还:转。

(18)啸:蹙口出声,今指吹口哨。

(19)城南端:城的正南门。

(20)青楼:涂饰青漆的楼,指显贵之家。

(21)重关:两道闭门的横木。

(22)希令颜:慕其美貌。

(23)媒氏:说合婚姻的人。

(24)玉帛:指珪璋和束帛,古代用来定婚行聘。

(25)佳人:美女。

(26)嗷嗷:形容众声喧杂。

(27)房室:闺房。

(28)中夜:半夜。

创作背景

《美女篇》这首诗以美女盛年不嫁,比喻志士怀才不遇。曹植是一个有政治理想的人,他渴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是,在曹丕父子的迫害下,他过着如同"圈牢之养物"的生活,有才能,得不到施展的机会,于是写下了这首《美女篇》。

拼音版

měipiān

měiyāoqiěxiáncǎisāngjiān

róutiáofēnrǎnrǎnluòpiānpiān

rǎngxiùjiànshǒuhàowànyuējīnhuán

tóushàngjīnjuéchāiyāopèicuìlánggān

míngzhūjiāoshānjiānnán

luópiāopiāoqīngsuífēnghái

pànguāngcǎizhǎngxiàoruòlán

xíngyòngjiàxiūzhěwàngcān

jièwènānnǎizàichéngnánduān

qīnglóulíngāoménjiézhòngguān

rónghuáyào耀cháoshuílìngyán

méishìsuǒyíngshíān

jiāréngāoqiúxiánliángnán

zhòngrénáoáoānzhīsuǒguān

shèngniánchùfángshìzhōngzhǎngtàn

作者简介

曹植

曹植

三国时期文学家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子,曹丕弟。封陈王,谥曰思,故世称陈思王。自称“生乎乱,长乎军”。天资聪颖,才思敏捷,深得曹操赏爱,几乎被立为太子,终因“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而失宠。其创作以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后期诗歌主要是表达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他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为建安文学中成就最高者。宋人辑有《曹子建集》,今又有《曹植集校注》。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