鰕䱇篇

曹植 〔两汉〕 曹植

鰕䱇游潢潦,不知江海流。

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世士此诚明,大德固无俦。

驾言登五岳,然后小陵丘。

俯观上路人,势利惟是谋。

雠高念皇家,远怀柔九州。

抚剑而雷音,猛气纵横浮。

泛泊徒嗷嗷,谁知壮士忧?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鰕䱇篇》是汉末三国文学家曹植所作的一首五言诗,全诗可分两层。前十句是对追名逐利的世俗小人的轻蔑讥斥;后六句是对胸怀大志的壮士的崇高赞美,同时抒发他们不被人知的痛苦。此诗多用典故和比兴手法,产生了既蕴藉深沉、又生动形象的艺术效果,诗中历史的积淀和现实的感奋交相融合,创造出一种千古同慨的悲壮之境。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1)(2)潢潦(3),不知江海流。

鱼虾游戏于池塘小流之间,不知道还有江海;

燕雀戏藩柴(4),安识鸿鹄(5)游!

燕雀在树枝柴篱间上下,又岂能识得鸿鹄的志向!

世士(6)此诚明(7)大德(8)(9)无俦(10)

世俗之事由此可见一般,德行高尚之人总是孤独的。

(11)(12)登五岳,然后小陵丘。

乘车登上五岳这般高峰,然后下到大丘之上。

俯观上路人(13)势利惟是谋(14)

俯观仕途上奔波的人,熙熙攘攘间皆为利去。

雠高念皇家(15)远怀(16)(17)九州(18)

在皇室之中得到高的礼遇,远大的抱负得以在天下实行。

抚剑(19)雷音(20),猛气纵横浮。

抚剑高歌处雷音浩荡,猛士之气纵横浮沉。

泛泊(21)嗷嗷(22),谁知壮士忧?

那些飘荡无根之人唯有徒然抱怨,又哪里了解壮士的志向?

注释

(1)鰕:同“虾”;一说大鲵,一种小鱼。

(2)䱇:即“鳝”,黄鳝一类。

(3)潢潦:雨水积的水池。潢,积水池。潦,雨水。

(4)藩柴:篱笆。

(5)鸿鹄:天鹅。

(6)世士:志士。

(7)此诚明:真正知道上面所喻之理。一作“诚明性”,又作“比诚明”。

(8)大德:大功德。

(9)固:必定。一作“故”。

(10)无俦:无比。

(11)驾:驾车。

(12)言:语助词。

(13)上路人:指在仕途上奔走营私的小人。

(14)势利惟是谋:只图谋势利。惟是谋,一作“是谋雠”。

(15)雠高念皇家:一作“高念翼皇家”。高念,最高的信念。皇家:指魏国。

(16)远怀:远大的抱负。

(17)柔:安定。

(18)九州:此指全国。

(19)而:如。

(20)雷音:雷霆之声,形容剑鸣声大,威力震人。

(21)泛泊:漂荡,指混日子的人。

(22)嗷嗷:呼叫声。

创作背景

《鰕䱇篇》这首诗是曹植抒发烈烈壮怀的明志之作,当是曹植后期的作品,大约写于魏明帝太和二年(228)、三年(229)间。

拼音版

xiāshànpiān

xiāshànyóuhuángliáozhījiānghǎiliú

yànquèfāncháiānshíhóng鸿yóu

shìshìchéngmíngchóu

jiàyándēngyuèránhòuxiǎolíngqiū

guānshàngrénshìwéishìmóu

chóugāoniànhuángjiāyuǎnhuái怀róujiǔzhōu

jiànérléiyīnměngzònghéng

fànáoáoshuízhīzhuàngshìyōu

作者简介

曹植

曹植

三国时期文学家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子,曹丕弟。封陈王,谥曰思,故世称陈思王。自称“生乎乱,长乎军”。天资聪颖,才思敏捷,深得曹操赏爱,几乎被立为太子,终因“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而失宠。其创作以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后期诗歌主要是表达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他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为建安文学中成就最高者。宋人辑有《曹子建集》,今又有《曹植集校注》。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