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衡山见新花开却寄弟》是唐代诗人柳宗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作者因见衡山花开而想念久别的故国家园,用衡阳回雁峰故实喻自己与北飞的雁群互相竞逐,表示了归途中心情的急切和喜悦。全诗即景生情,温馨脉脉,感情内敛,寄托深沉。
故国(1)名园久别离(2),今朝楚树发南枝(3)。
故乡的名园我们已经离别很久了,今天我在衡山上看到楚地的树木南边的枝头已经开花。
晴天归路好相逐(4),正是峰前回雁时(5)。
晴朗的天空中,回故乡的道路上希望你赶快追上来,现在也正好时值回雁峰前的大雁回归北方之际。
(1)故国:指京都长安。
(2)久别离:作者于永贞元年(806年)被迁逐,至元和十年(815年)诏还,历十年时间,故云。
(3)今朝楚树发南枝:《白氏六帖·梅部》:“大庾岭上梅,南枝落,北枝开,寒暖之候异也。”此用其语,谓早春时节,新花始开。楚树:指衡山 上的梅树。因衡山古属楚地,所以称“楚树”。发南枝:向南的树已萌芽,谓早春时节。
(4)相逐:相追随。
(5)正是峰前回雁时:《方舆胜览·衡州》:“回雁峰在衡阳之南,雁至此不过,遇春而回,故名。”又孔安国《尚书》注:“鸿雁之属,九月而南,正月而北。”此句乃扣合衡阳回雁峰、正月雁回时,以切题意。古人以雁行比喻兄弟。
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十二月,朝廷诏征被贬的柳宗元、刘禹锡等入京。柳宗元在永州接到诏命,便立刻动身,在过衡山时,写了《过衡山见新花开却寄弟》这首诗寄给从弟柳宗直、柳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