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绿连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净。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汀洲日落人归,修巾薄袂,撷香拾翠相竞。如解凌波,泊烟渚春暝。
彩绦朱索新整,宿绣屏、画船风定。金凤响双槽,弹出今古幽思谁省。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重听。尽汉妃一曲,江空月静。
《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是宋代词人张先所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写日暮时分,游春女子纷纷回家,告别了白日的繁喧,万籁俱寂。下片写词人在舟中听琵琶女弹奏“今古幽思”之曲的情景,曲尽意犹存,留给人无限的遐想与回味。该词用铺叙手法写景,描画得有神有形,栩栩如生;作者善于雕词琢句,用典精妙。
野绿连空,天青垂水,素色(1)溶漾都净。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汀洲日落人归,修巾薄袂(2),撷(3)香拾翠相竞。如解凌波,泊烟渚春暝。
绿色的原野远望与天空相接。青色的天空笼罩水面,白茫茫的江水波光浮动,一派澄澈清净。岸边柳荫小路上空无一人,柳絮随风飘荡,地上不留一点踪影。站在船头望去,越过水中的小洲看到落日下归家的人群:妇女们束着修长衣带,衫袖轻飘,竞相在芳洲上采香草、拾翠羽。其中有人步履轻盈,涉浅水而来,在春天夜晚时登上停靠于雾气笼罩的洲渚停船上。
彩绦朱索(4)新整,宿绣屏、画船风定。金凤(5)响双槽(6),弹出今古幽思谁省。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重听。尽汉妃(8)一曲,江空月静。
她们刚刚整理完身上的彩带红绳,聚合于船仓彩绘的屏障内。风停夜静时,从屏障内忽然传出两位琵琶女奏响的乐曲,饱含古往今来的失意文人和沦落天涯的歌女郁结的情思,有谁能够领悟?琵琶的乐声嘈嘈切切,犹如大小珍珠落到玉盘的声音。如同醉意上了琵琶女的面颊,她们美艳的双眉紧紧聚拢。我还是尽情地听吧:任她们演奏完一曲如泣如诉的《昭君怨》琵琶曲。此时,唯见江面空阔,月光皎洁。
(1)素色:白色,指白茫茫的江水。“净”字是形容水的明澈洁净。
(2)修巾薄袂:长的毛巾,薄的衣袖,指妇女春日装束。
(3)撷:拾取。
(4)彩绦朱索:指五颜六色的彩带,是女子的装饰物,这里使借代手法,以偏概全,泛指美人身上的衣饰。
(5)金凤:曲名。
(6)双槽:槽,琵琶等乐器上弦的格子,这里指双琵琶。
(7)玉盘大小乱珠进:用以描述琵琶声。
(8)汉妃:指汉代王昭君,传说她出塞时弹着琵琶。
张先四十岁时始中进士。走上壮途的张先曾在江南任嘉禾卒、吴江县令等小官,官阶品位与唐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任上的青衫相似,所以,张先有感于自身的境遇,并受白居易《琵琶行》的影响写下了《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这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