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岑参 〔唐代〕 岑参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

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

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

势吞月窟侵太白,气连赤坂通单于。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

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是一首送别诗,也是一首独具特色的边塞诗。诗人巧妙地将写景与送别相结合,运用大胆而奇特的想象,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描写出热海的奇异风光,并在极写“热”之后拈出一“寒”字,以上文所有对“热”的描绘有力烘托崔侍御为官清正严明。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侧闻(3)阴山(4)胡儿(5)语,西头(6)热海(1)水如煮(7)

我听阴山人们说过多回,西方热海之水好似煮沸。

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海上各种鸟儿不敢飞翔,水中鲤鱼却是大而肥美!

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8)

岸边青草常年不见哀歇,空中雪花远远融化消灭。

蒸沙(9)石燃虏云(10),沸浪炎波煎汉月(11)

沙石炽热燃烧边地层云,波浪沸腾煎煮古时明月。

阴火(12)潜烧(13)天地炉(14),何事偏烘西一(15)

地下烈火暗中熊熊燃烧,为何偏把西方一角烘烤!

(16)月窟(17)太白(18),气连赤坂(19)单于(20)

气浪弥漫西方月窟太白,把那广大边塞地带笼罩。

送君一醉天山郭(21),正见夕阳海边落。

置酒送君在那天山城郭,热海之畔夕阳正要西落。

柏台(22)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

君居柏台威严好似寒霜,热海炎气因而顿觉淡薄!

注释

(1)热海:伊塞克湖,又名大清池、咸海,今属吉尔吉斯斯坦,唐时属安西节度使领辖。

(2)崔侍御:未详。侍御,指监察御史。

(3)侧闻:表示有所闻的谦词,等于说“从旁听说”。

(4)阴山:指西北边地的群山。

(5)胡儿:指西北边地少数民族子弟。

(6)西头:西方的尽头。

(7)水如煮:湖水像烧开了一样。

(8)遥旋灭:远远地很快消失。

(9)烁:熔化金属。

(10)虏云:指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上空的云。

(11)汉月:汉时明月,说明月的永恒。

(12)阴火:指地下的火。

(13)潜烧:暗中燃烧。

(14)天地炉:喻天地宇宙。语出西汉贾谊《鵩鸟赋》:“天地为炉兮,造化为之;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

(15)隅:角落。

(16)吞:弥漫,笼罩。

(17)月窟:月生之地,指极西之地。

(18)太白:即金星。古时认为太白是西方之星,也是西方之神。

(19)赤坂:山名,在新疆吐鲁番境内。

(20)单于:指单于都护府所在地区,今内蒙古大沙漠一带。

(21)天山郭:天山脚下的城郭。

(22)柏台:御史台的别称。汉时御史府列柏树,后世因称御史台为柏台、柏府或柏署。因御史纠察非法,威严如肃杀秋霜所以御史台又有霜台之称。

创作背景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这首送别诗,是诗人在北庭,为京官崔侍御还京送行时所作,约作于天宝十三载(754)。此诗或写于交河郡,或写于轮台县。岑参虽未到过热海,但根据传闻和自己长期在荒远之地的体验,把它写得有声有色、神奇无比。

拼音版

hǎixíngsòngcuīshìhuánjīng

wényīnshānér西tóuhǎishuǐzhǔ

hǎishàngzhòngniǎogǎnfēizhōngyǒuchángqiěféi

ànpángqīngcǎozhǎngxiēkōngzhōngbáixuěyáoxuánmiè

zhēngshāshuòshírányúnfèilàngyánjiānhànyuè

yīnhuǒqiánshāotiānshìpiānhōng西

shìtūnyuèqīntàibáiliánchìbǎntōngchán

sòngjūnzuìtiānshānguōzhèngjiànyánghǎibiānluò

bǎitáishuāngwēihánrénhǎiyánwéizhī

作者简介

岑参

岑参(诗雄)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岑参(717—770),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出身于官僚家庭,但父亲早死,家道衰落。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年间,两度出塞,居边塞六年,颇有雄心壮志。安史乱后回朝,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转起居舍人等职,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与高适并称“高岑”。其诗题材广泛。有《岑嘉州诗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