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到长门秋草黄。画梁双燕去,出宫墙。玉箫无复理霓裳。金蝉坠,鸾镜掩休妆。
忆昔在昭阳。舞衣红绶带,绣鸳鸯。至今犹惹御炉香。魂梦断,愁听漏更长。
《小重山·秋到长门秋草黄》是晚唐五代词人薛昭蕴的词作。这首词咏陈皇后失宠之事。上片写她被遗弃、被幽禁的哀怨。“画梁”句是怨己羡鸟,人不如物;舞衣不理,金蝉坠落、鸾镜懒照,是其失去生活信念的写照。下片先追忆昭阳受宠,后写现实中魂梦已断,不堪回首。最后写其长夜难度的痛苦。全词表现了对陈皇后的无限同情,也隐含着对被侮辱和被损害者的同情。
秋到长门(1)秋草黄。画梁双燕去(2),出宫墙。玉箫(3)无复理(4)霓裳(5)。金蝉(6)坠,鸾镜(7)掩休妆(8)。
秋天到了,长门宫的芳草又染上秋黄。画梁间的燕子相伴离去,成双成对飞出宫墙。玉箫已是久久地沉默,无须再吹奏伴舞霓裳。发上的金蝉摇摇欲坠,妆奁镜盒早已关掩上,再不去照那矫美的容妆。
忆昔在昭阳(9)。舞衣红绶带(10),绣鸳鸯。至今犹惹御炉香。魂梦断,愁听漏更(11)长。
忆往昔,昭阳宫内的美好时光。身着绫罗翩翩起舞,舞衣上绣着七彩的鸳鸯。那鲜艳的红绸飘带,在舞曲中飞旋飘飏,至今还撩起御炉缕缕飘香。如今相思魂消梦断,夜夜愁听更漏声声悠长。
(1)长门:长门宫。此指皇宫。
(2)双燕去:谓秋深。又用燕双去衬人独在。
(3)玉箫:洞箫。古人称精美物常以“玉”比喻,如“玉笛”、“玉容”、“玉楼”、“玉食”等。李隆基《同玉真公主过大哥山池》:“凤楼遥可见,仿佛玉箫声。”
(4)理:治,引申为演奏。
(5)霓裳:《霓裳羽衣曲》的略称。此曲开元天宝间盛行于宫中,杨玉环曾因善舞此曲而受宠。
(6)金蝉:首饰。韩偓《春闷偶成》:“醉后金蝉重,欢余玉燕歌。”
(7)鸾镜:镜子。
(8)妆:装扮。
(9)昭阳:宫名。汉成帝宠幸的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即住在昭阳宫。此代指受宠时所居之所。
(10)绶带:丝带。
(11)漏更:更漏。
封建时代,宫女幽禁深苑、葬送青春的痛苦遭遇,是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封建皇帝的后宫,有成千上万的宫女。她们一生多在深院中捱过,绝少出宫择婚的机会。她们中的绝大多数一辈子也没见过皇帝的面,身世处境令人痛惜。《小重山·秋到长门秋草黄》此词细致准确地表现了宫中女子孤寂愁闷的心境,流露出对她们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