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遣兴》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此词借醉酒表达自己对现实社会和自身处境的不满,抒发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伤感和愤慨,表现出词人的耿介、旷达的性格。上片写闲居中的饮酒读书生活,下片描写酔中情态。全词语言明白如话,文字生动活泼,表现手法新颖奇崛,体现了作者晚年清丽淡雅的词风。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3)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4)。
喝醉酒我暂且尽情欢笑,哪有工夫整日发愁?近来我才觉得古人的书本,信了它们一点用也没有。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5)。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6)!
昨晚我在松树旁醉倒,问松“我醉到什么程度?”我疑心松枝摆动要把我扶救,连忙用手一推说:“去!”
(1)西江月: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白蘋香”“步虚词”“晚香时候”“玉炉三涧雪”“江月令”。双调五十字,平仄两协,上下片字句作法相同。
(2)遣兴:遣发意兴,抒写意兴。
(3)那:同“哪”。
(4)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语本《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5)我醉何如:我醉成什么样子。
(6)以手推松曰去:化用《汉书·龚胜传》:“博士夏侯常见胜应禄不和,起至胜前谓曰:‘宜如奏所言。’胜以手推常曰:‘去!’”
《西江月·遣兴》这首词应当作于庆元年间(1195年—1201年2月5日)辛弃疾闲居瓢泉期间。此时南宋朝廷不思恢复,一味地贪图享乐。词人忧心如焚,又不能名言,于是创作此词以抒发心中愤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