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第后寄长安故人

杜牧 〔唐代〕 杜牧

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

秦地少年多酿酒,已将春色入关来。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及第后寄长安故人》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前两句写放榜之后,及第者都骑马向长安进发。后两句“春色”“入关”均一语双关,说自己已到长安并且通过了关试。这首诗豪迈激情,意气风发。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东都(1)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2)走马回。

放榜的时候,洛阳的花儿还未绽开,榜上三十三位及第者都骑马向长安进发。

秦地(3)少年多酿酒(4),已将春色(5)(6)来。

关中的少年朋友们,你们多准备美酒吧,我们很快就会把春色带进关内来。

注释

(1)东都:唐代以洛阳为东都。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春的科举考试在此举行。

(2)三十三人:指这一年进士科登第共三十三人。

(3)秦地:指今陕西一带。此代指唐京城长安。

(4)酿酒:一作“办酒”。

(5)春色:既指春光,又指通过吏部关试的喜讯。唐时进士及第后,必须过吏部关试,方取得入仕资格。

(6)关:这里同时指关试和函谷关。

创作背景

唐太宗太和二年(828年),杜牧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就在这一年中了第五名进士,当时他才26岁。唐代科举制度,及第的进士还要到吏部参加另一次考试——关试,录取后才能得到官职,因此杜牧中进士后立即赴长安准备关试,《及第后寄长安故人》这时他写了这首七言绝句。

拼音版

hòuchángānrén

dōngfàngbǎngwèihuākāisānshísānrénzǒuhuí

qínshàoniánduōniàngjiǔjiāngchūnguānlái

作者简介

杜牧

杜牧

唐代杰出诗人、散文家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太和二年(828年)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