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王司马嵩

李白 〔唐代〕 李白

鲁连卖谈笑,岂是顾千金。

陶朱虽相越,本有五湖心。

余亦南阳子,时为梁甫吟。

苍山容偃蹇,白日惜颓侵。

愿一佐明主,功成还旧林。

西来何所为,孤剑托知音。

鸟爱碧山远,鱼游沧海深。

呼鹰过上蔡,卖畚向嵩岑。

他日闲相访,丘中有素琴。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留别王司马嵩》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虽以“留别”为题,写的却是诗人的政治思想和人生态度。全诗多用典故,语意平和,又不失洒脱的风格。诗中以鲁连、陶朱、孔明自诩,以李斯、王猛内范,演绎乐生哲学,藐视富贵,抒发济世豪情。同时,又含蓄表达政治挫折后的伤感和归隐山林的意向。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鲁连(1)卖谈笑(2),岂是顾千金。

前代有鲁仲连依靠谈笑退了秦兵而名声大振,难道是为了贪图钱帛财富吗?

陶朱(3)虽相越,本有五湖心(4)

尽管范蠡在越国出仕入相,风光无限,但他始终都有退隐江湖之心。

余亦南阳子(5),时为梁甫吟。

我只想效仿南阳诸葛亮,所以也时常像他那样吟诵《梁父吟》。

苍山(6)偃蹇(7),白日惜颓侵(8)

虽然苍山容许我偃息而卧,不问世事,但是每天看到太阳西落,又使我不禁叹惜流逝的光阴。

愿一佐明主,功成还旧林。

只盼望有朝一日能够辅佐一位贤明的君主,等到功成名之后便退隐回归家乡的山林。

西来何所为,孤剑(9)托知音。

我离开长安出游坊州等地是为了什么呢?孤身仗剑无非就是为了寻求知音。

鸟爱碧山远,鱼游(10)海深。

飞鸟素来就热爱渺远的青山,鱼儿固然喜欢在深邃的沧海里游弋。

呼鹰过上蔡,卖畚(11)嵩岑(12)

如今我只能像李斯当年那样呼唤雄鹰出上蔡东门行猎,像东晋王猛那祥行往嵩山守我大志。

他日闲相访,丘中有素琴(13)

待到他日得闲来访,隐居的山林中必已备下素琴一张,等待和鸣。

注释

(1)鲁连:即指鲁仲连。

(2)卖谈笑:指他从容不迫,谈笑退秦兵。

(3)陶朱:即范蠡别称。

(4)五湖心:谓隐退江湖之志。

(5)南阳子:即指诸葛亮,他于南阳躬耕时,常吟诵梁父吟。

(6)容:容许。

(7)偃蹇:形容偃息而卧,不问世事的样子。

(8)颓侵:这里指太阳下山。

(9)孤剑:孤剑,李白自喻。

(10)沧:沧一作“江”。

(11)卖畚:卖畚箕,用典于东晋十六国时的王猛,少时以卖畚箕为主,有大志。

(12)嵩岑:即嵩山。

(13)素琴:没有弦和徽的琴。

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冬,李白求仕不得离开长安,于是带着李粲的书信前往坊州(今陕西黄陵县)。对于李白的到来,王嵩热情欢迎,并让李白和阎正字陪他一起登高饮酒,对雪赋诗。李白即兴一首《酬王司马阎正字对雪见赠》。诗的末尾,他忍不住流露出请王司马荐举的意思:“主人苍生望,假我青去翼。风水如见资,投竿佐皇极。”主人王嵩一见,以为他不过是想多要几个盘费罢了,便按当时规矩加倍赠与。李白本待谢绝,怎奈囊中着涩;欲待收下,又觉得自己已落到“文丐”地步。两难之间不免感慨一番,便写下《留别王司马嵩》此诗。

拼音版

liúbiéwángsōng

liánmàitánxiàoshìqiānjīn

táozhūsuīxiāngyuèběnyǒuxīn

nányángshíwéiliángyín

cāngshānróngyǎnjiǎnbáituíqīn

yuànzuǒmíngzhǔgōngchénghuánjiùlín

西láisuǒwéijiàntuōzhīyīn

niǎoàishānyuǎnyóucānghǎishēn

yīngguòshàngcàimàiběnxiàngsōngcén

xiánxiāngfǎng访qiūzhōngyǒuqín

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诗仙)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