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王孙·春暮

李清照 〔宋代〕 李清照

帝里春晚,重门深院。草绿阶前,暮天雁断。楼上远信谁传,恨绵绵。

多情自是多沾惹,难拚舍,又是寒食也。秋千巷陌,人静皎月初斜,浸梨花。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怨王孙·春暮》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词作。此词主旨为思妇念远,通过描写春暮时节的景物以及女主人公对“远信”的痴想,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京城思妇独处深闺的形象。全词语言工巧,情感真挚,尤其是词的结尾以白描手法描摹月色,更见词人遣词之精工。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帝里(1)春晚,重门(2)深院。草绿阶前,暮天雁断。楼上远信(3)谁传,恨绵绵。

在京城的暮春时节,在重重门庭、深深院落中,阶前绿草萋萋,黄昏的天空,看不见大雁的踪影。伫立楼上等候音讯,而音讯全无,心中幽恨绵绵不绝。

多情自是多沾惹(4),难拚舍(5),又是寒食(6)也。秋千巷陌,人静皎月初斜,浸梨花(7)

多情人当是多烦恼,想不思念心里却又难以割舍,倏忽间寒食节又到了。夜深人静,秋千空荡,巷陌寂寂,皎月初斜,洁白的梨花沉浸在银色的月光里。

注释

(1)帝里:犹帝乡、帝京,指皇帝住的地方,也就是京城。这里指东京汴梁。

(2)重门:层层设门。

(3)远信:远方的书信、消息。

(4)沾惹:牵缠,招引。

(5)拚舍:割舍。

(6)寒食: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7)梨花:此处为见梨花思远人之意。梨,谐音“离”。

创作背景

《怨王孙·春暮》这首词当为李清照婚后作于汴京,或与《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作于同时,是在暮春时节,赵明诚出游不归,李清照幽居独处所作。

拼音版

yuànwángsūn··chūn

chūnwǎnchóngménshēnyuàncǎo绿jiēqiántiānyànduànlóushàngyuǎnxìnshuíchuánhènmiánmián

duōqíngshìduōzhānnánpànshěyòushìhánshíqiūqiānxiàngrénjìngjiǎoyuèchūxiéjìnhuā

作者简介

李清照

李清照

宋代女词人,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诗文之法作词。并能作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