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放歌行

鲍照 〔南北朝〕 鲍照

蓼虫避葵堇,习苦不言非。

小人自龌龊,安知旷士怀。

鸡鸣洛城里,禁门平旦开。

冠盖纵横至,车骑四方来。

素带曳长飙,华缨结远埃。

日中安能止,钟鸣犹未归。

夷世不可逢,贤君信爱才。

明虑自天断,不受外嫌猜。

一言分珪爵,片善辞草莱。

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台。

今君有何疾,临路独迟回。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代放歌行》是南朝宋诗人鲍照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可分为三层。前四句为第一层,开门见山亮出矛盾,将龌龊小人与高怀旷士分列两句,形成对照。中间八句为第二层,写“小人”的龌龊行为,他们到处奔竞,“日中”不可能会停止钻营,就连夜深“钟鸣”后他们犹未回家。最后十句为第三层,记录了奔竞小人对道旁旷士的谈话。这首诗善用比兴,引用典故,语言含蓄蕴藉,耐人品味。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蓼虫(2)葵堇(3),习苦不言非。

蓼虫已经习惯了辛辣的水蓼,看见甜美的葵堇,反而要逃跑。

小人自龌龊(4),安知旷士(5)怀。

小人总是限于狭隘的境界,又怎么能理解旷士的高尚怀抱。

鸡鸣洛城(6)里,禁门(7)平旦(8)开。

天刚放亮,洛阳城中雄鸡啼晨,宫门洞开,大小官吏前来早朝。

冠盖(9)纵横至(10),车骑四方来。

达官贵人从四面八方聚来,轻车骏马奔驰在条条官道。

素带(11)(12)长飙(13)华缨(14)结远埃。

宽大的衣带在风中飘舞,五彩的冠缨被飞尘笼罩。

日中(15)安能止,钟鸣(16)犹未归。

日上中天,公务仍然不会停止,夜幕降临,晚钟已敲也无人回家。

夷世(17)不可逢,贤君(18)爱才。

如今这太平盛世,不易再逢,君王贤明爱才,也很难遇到。

明虑自(19)断,不受外嫌猜。

清明的谋虑,出自君王的独断,外来的猜嫌之辞,都无法动摇。

一言分(20)(21),片善辞草莱(22)

说对了一句话,就能封官进爵,有一点儿特长或好的品格,就可以辞别田野,从此做官,步步升高。

岂伊(23)白璧赐(24),将起黄金台(25)

当今君王,为招纳天下贤士,岂只是把白璧颁赏,还要把黄金台来建造。

(26)有何疾,临路独迟回(27)

可是今天,您究竟为什么面临坦荡的仕途,反而迟疑不前,把好机会失掉?

注释

(1)放歌行:《放歌行》为古乐府使用的旧题,常用来表现自叹失意或激励奋发的内容。

(2)蓼虫:蓼草上生长的小虫。蓼,指泽蓼,一种草本植物,叶味辛辣。

(3)葵堇:又名堇葵,一种野菜,味甜。见《楚辞·七谏》:“蓼虫不徒乎葵藿”。

(4)龌龊:拘局的样子,指局限于狭隘的境界。

(5)旷士:旷达之士,不拘于世俗之见的人。

(6)洛城:洛阳城,这里是泛指京城。

(7)禁门:皇宫的门。天子居住的地方叫禁中,门设禁卫,警戒森严,所以叫禁门。

(8)平旦: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9)冠盖:冠冕与车盖。指戴高冠乘篷车的达官贵人。

(10)纵横至:纷纷而来。纵横,是纷纭杂乱的样子。

(11)素带:古时大夫所用的衣带。

(12)曳:引、拉动。

(13)长飙:暴风。

(14)华缨:华美的冠缨,一种用彩线做成的帽带。

(15)日中:中午。

(16)钟鸣:钟鸣漏尽,指深夜戒严之后。

(17)夷世:太平之世。

(18)信:诚然,确实。

(19)天:指君王。

(20)珪:一种上圆下方的玉板,古代封官时赐硅作为符信。

(21)爵:爵位,官阶。

(22)草莱:田野。

(23)岂伊:哪里。伊,是语助词。

(24)白璧赐:赏赐白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赵孝成王一见虞卿即赏赐黄金百镒、白璧一双。这句话就是用的这一典故。

(25)黄金台:在今北京附近。燕昭王筑黄金台,上置千金,以招天下贤士。

(26)君:指旷士。

(27)迟回:迟疑不前。

创作背景

刘宋王朝政治腐败,卖官鬻爵,贿赂公行。高门世族把持朝政,一般无耻之徒狗苟蝇营,以求富贵利达。作者为了揭露和讽刺官场钻营奔竞的腐败风气,表达自己不甘被卑污世风所染的高风亮节,于是创作了《代放歌行》这首诗。

拼音版

dàifàngxíng

liǎochóngkuíjǐnyánfēi

xiǎorénchuòānzhīkuàngshìhuái怀

míngluòchéngjìnménpíngdànkāi

guāngàizònghéngzhìchēfānglái

dàizhǎngbiāohuáyīngjiéyuǎnāi

zhōngānnéngzhǐzhōngmíngyóuwèiguī

shìféngxiánjūnxìnàicái

míngtiānduànshòuwàixiáncāi

yánfēnguījuépiànshàncǎolái

báijiānghuángjīntái

jīnjūnyǒulínchíhuí

作者简介

鲍照

鲍照

南朝宋文学家,元嘉三大家之一

鲍照(414—466),字明远,祖籍东海(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南桥镇),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有《鲍参军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