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吴文英 〔宋代〕 吴文英

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

乌帽压吴霜。风力偏狂。一年佳节过西厢。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是宋代词人吴文英所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叙述重阳节的景色以及词人自己“从吴见山觅酒”所送的见面礼;下片主要写重阳日词人的感受。这首词通过构词、用典,烘托出词人叹老嗟卑的无奈悲苦,歇拍用景传情,引人深思。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山远翠眉(1)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2)。净洗绿杯(3)露井(4),聊荐幽香(5)

即使远望寒山虽是空蒙蒙地带着青翠欲滴的山气,在我心目中也是感到凄凄凉凉。秋菊傲霜迎风,枝干细长,好像一位婀娜多姿的歌妓一样楚楚动人。我将绿玉杯洗涤得干干净净,并打来清冽的井水放进杯中,插上我为吴见山专门摘来的菊花,让它散发出阵阵清香吧。

乌帽(6)吴霜(7)。风力偏狂。一年佳节过西厢。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虽然自己用黑色的帽子遮盖住白头发,以免显露出自己的老态来,但是秋风狂劲,仍旧不时地要从头上的“乌帽”中,吹飘出白发来。我在这一年中的重阳佳节,就在老朋友家的西厢房中醉酒度过去算了。今日过城关与友人聚会,登山饮酒,直到夕阳西斜,秋空中雁声凄厉,引发我的无限悲愁。

注释

(1)翠眉:用美女的眉黛比喻苍翠的青山。

(2)杜秋娘:文学故事人物。杜牧《杜秋娘诗序》说是唐时金陵女子,姓杜,名秋。原为节度使李铸妾。善唱《金缕衣》曲。后来入宫,为宪宗所宠。穆宗立,为皇子保姆。皇子被废,秋娘归故乡,穷老无依。旧时用来泛指年老色衰的女子。也用以比拟秋日之花。

(3)绿杯:绿玉杯。酒杯的美称。

(4)露井:没有盖的井。此处引申由井水酿造的美酒。

(5)荐幽香:荐,进。幽香,指酒的清淡的香气。

(6)乌帽:隋唐贵者多服乌纱帽,其后上下通用,又渐废为折上巾,乌纱成为闲居的常服。省称乌帽。用孟嘉落帽故事。

(7)吴霜:谓白发。

创作背景

《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这首词的创作年代已不详。吴见山,吴文英词友,常有唱酬相和。《梦窗词》中,题其名的即有六首,而和词或用其原韵而作的有五首之多。此词为重阳节与友聚会而叹老,唱和见山所作。

文学赏析

“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二韵,写山,叙景随情移。远处高山,连绵起伏,倍感凄凉。九月九日重阳节,有登山的习俗。“凄凉”二字,为全词铺垫下寂寞孤独,悲哀惨淡的基调与气氛。“菊花清瘦杜秋娘”一韵,写花,菊花秋天开花,故用清瘦杜秋娘比喻。这句一是暗写菊花酒,另用杜秋娘典故为下片叹老嗟卑埋下伏笔。“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一韵,写饮酒。洗净绿玉杯,斟进美酒,聊以享受清淡醇正的酒香。

词的上片,扣词题,点出九月九日,登山饮酒,朋友宴集的情景。“凄凉”、“清瘦”等词语,渲染出词人内心悲郁的心绪。词的下片主要抒发九月九日登高饮酒后的愁情。

“乌帽压吴霜,风力偏狂”二韵,用孟嘉风吹落帽典故,叹老嗟卑。典故本身并无深意,只是记述桓温于九月九日宴会上的一段趣事,梦窗这里借典写个人悲凉感慨。本想用乌帽压住两鬓斑白的头发,而风力偏偏猖狂,吹掉乌帽。言外之意,白发露出更见出衰老之态。用笔曲折哀怨。“一年佳节过西厢。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二韵,以景写情。“一年”一句,直叙去吴见山家饮酒。“秋色”两句,写自己心中抑郁,愁闷的原因。“秋色”“雁声”与“斜阳”,都是词人对景思亲,感慨自身已入暮年却仍羁旅在外的哀愁的根源,所谓触景生情也。这二韵与词题相应。“愁几许”,只设问不作答,把读者视线引向惨淡的斜阳残照的画面,用“都在”二字强调,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作者简介

吴文英

吴文英

南宋著名朦胧词人

吴文英(1200—1268),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他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州、杭州、越州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无锡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词风密丽。在南宋词坛,属于作品数量较多的词人,其《梦窗词》有三百四十余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