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邑居易贫,灾年民无生。
知浅惧不周,爱深忧在情。
莓蔷横海外,芜秽积颓龄。
饥馑不可久,甘心务经营。
千顷带远堤,万里泻长汀。
州流涓浍合,连统塍埒并。
虽非楚宫化,荒阙亦黎萌。
虽非郑白渠,每岁望东京。
天鉴倘不孤,来兹验微诚。
《白石岩下径行田》是南朝宋诗人谢灵运的所写的一首五言诗,诗作先笼统而言“灾年民无生”,表明自己“爱深忧在情”。继写灾情实况,引出其理想中的农田水利工程。诗末六句,诗人叙写自己的心愿。该诗体现了诗人既有寻幽探胜,肆意游遨,“民间听讼,不复关怀”的一面;又有身处灾年,关心黎民,正视现实,注重农业的一面。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贫困人民的同情之情。
小邑(3)居(4)易贫,灾年民无生(5)。
住在乐城县的百姓非常贫寒,遇到灾年就更加难以生活。
知浅(6)惧(7)不周(8),爱深(9)忧(10)在情(11)。
我智能浅薄害怕没有能力救济他们,忧虑就总是挂在心间。
莓蔷横(13)海外(14),芜秽(15)积(16)颓龄(17)。
如今灾难降临,旧的圃宅横陈在海边,庄稼草蔓延,颗粒无收。
饥馑(18)不可久,甘心(19)务经营(20)。
这饥荒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我要细心筹划营造,帮他们度过难关。
千顷带远堤(22),万里泻(23)长汀(24)。
要把兴修水利的蓝图绘好,筑好海堤,护卫良田;挖好乡村沟渠。
州(25)流涓(26)浍(27)合,连(28)统塍(29)埒(30)并。
让将细流引到田间小沟,将所有田地筑起田埂,分清界限。
虽非楚宫(31)化(33),荒阙(34)亦黎萌(35)。
虽不能同卫文公在楚丘的业绩相比,但遇上灾荒年,也能使百姓受益。
虽非郑白渠(36),每岁望东京。
虽然比不上郑国渠和白渠,但每年的收成肯定会比之东京也不逊色!
天鉴倘不孤,来兹验微诚(37)。
如果上天不负有心人,来年定能丰收。
(1)白石岩:即白石山,在永嘉郡乐城县(今浙江乐清市)。
(2)行田:巡视农田。
(3)小邑:小县,指乐城县。
(4)居:住。
(5)无生:无法生活。
(6)知浅:指自己智能浅薄。知:智。
(7)惧:怕。
(8)不周:考虑不周到。
(9)爱深:指对百姓的深深的爱。
(10)忧:担忧。
(11)情:心。
(12)旧业:使旧的圃宅。
(13)横:横陈。
(14)海外:海边。
(15)芜秽:荒芜,谓田地不整治而杂草丛生。
(16)积:积久。
(17)颓龄:衰败的岁月。
(18)饥馑:饥荒。
(19)甘心:情愿。
(20)经营:筹划营造。
(21)干顷:形容农田之多。
(22)堤:这里指海边的堤塘。
(23)泻:水很快地流,这里指排灌的设想。
(24)汀:水边平地。
(25)州:古代行政单位名。
(26)涓:细流。
(27)浍:田间小沟。
(28)连:古代行政单位名。
(29)塍:田埂。
(30)埒:小界堤。
(31)楚宫:楚丘的富室。
(32)楚丘:在今河南滑县东。
(33)化:教化。
(34)荒阙:指灾荒歉收之年。
(35)黎萌:即“黎民”、百姓。“虽非”二句说,虽不能同卫文公在楚丘的业绩相比,但遇上灾荒年,也能使百姓受益。
(36)郑白渠:指郑国渠和白渠。郑国渠是战国末期秦国在韩人郑国指导下开凿的。分泾水东流,注入洛水。白渠是汉代白公设计开凿的。引泾水东南流,注入渭水。
(37)天鉴倘不孤,来兹验微诚:这二句话是说如果上天不负有心人,来年定能丰收。天鉴:指上天监视着下界的善恶。倘:假如。不孤:不负。兹:来年。验:检验,证明。微诚:微薄的诚心。
《白石岩下径行田》这首诗作于公元423年(景平元年)秋。诗人在永嘉太守任上巡视农田,看到灾情严重、民不聊生,下决心整治水利工程,写下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