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吴江,小泊,夜饮僧窗惜别。邦人赵簿携小妓侑尊。连歌数阕,皆清真词。酒尽已四鼓。赋此词饯尹梅津。
送客吴皋,正试霜夜冷,枫落长桥。望天不尽,背城渐杳,离亭黯黯,恨永迢迢。翠香零落红衣老,暮愁锁、残柳眉梢。念瘦腰、沈郎旧日,曾系兰桡。
仙人凤咽琼箫,怅断魂送远,九辩难招。醉鬟留盼,小窗剪烛,歌云载恨,飞上银霄。素秋不解随船去,败红趁一叶寒涛。梦翠翘,怨鸿料过南谯。
《惜黄花慢·送客吴皋》是南宋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为饯别好友尹惟晓而作,词中借与友人离别之苦,进而联系到自己与情人的久离之苦。上片由吴江送客的情景而生出“念瘦腰”的追忆之情。下片由饮宴告别而“梦翠翘”,思路自然合理,感情真挚动人。这首词虚实、隐显、真幻互相结合,令人回味无穷。
次吴江,小泊,夜饮僧窗惜别。邦人赵簿携小妓侑尊。连歌数阕,皆清真词。酒尽已四鼓。赋此词饯尹梅津。
船只停靠在吴江作短暂停留,晚上在僧窗喝酒惜别。同乡人赵簿携带小妓来劝酒。接连唱了几首歌,都是清真词。酒喝完后已四更天。创作此词送别尹梅津。
送客吴皋(1),正试霜(2)夜冷,枫落长桥。望天不尽,背城渐杳,离亭(3)黯黯,恨永迢迢。翠香零落红衣(4)老,暮愁锁、残柳眉梢。念瘦腰(5)、沈郎(6)旧日,曾系兰桡(7)。
我来到吴江之滨送客远行。正是初霜降落的时候,夜里透出阵阵寒冷,片片枫叶飘落在吴江长桥边。举目望天没有尽头,背后的城郭却越来越朦胧。送别的长亭景色暗淡,无尽的遗恨像碧水东流。岸边的荷叶已经枯萎,荷花也开始凋零。暮霭像片片愁云,笼罩在残柳枝头。思念腰肢消瘦的沈郎,过去也曾在此小泊,在江边系过兰木小舟。
仙人凤咽琼箫(8),怅断魂送远,九辩(9)难招。醉鬟留盼(10),小窗剪烛,歌云(11)载恨,飞上银霄。素秋不解随船去,败红趁一叶寒涛。梦翠翘(12),怨鸿料过南谯(13)。
饯别酒宴上,小歌女歌声美妙,好似弄玉吹箫作凤鸣一般。怎奈友人渐行渐远,纵然是宋玉的《九辩》,也无法解开这令人魂断的离情。歌女微醉顾盼间亦是情意流连,像是理解我们的心情,在小窗前频剪烛花,歌声里满含离愁别恨直飞九霄云外。悲愁伤别之情不知随客而去,只有衰败的红叶,在寒涛中追随着一叶小舟。梦幻中忽见鬓插翠翘的远方情人,料想那传递怨情的鸿雁已飞过了南楼。
(1)吴皋:吴江边。皋,水边的高地。
(2)试霜:霜初降如试。
(3)离亭:古代建于离城稍远的道旁供人歇息的亭子。古人往往于此送别。
(4)红衣:指荷花。
(5)瘦腰:指消瘦。
(6)沈郎:指南朝著名文士沈约。
(7)兰桡:小舟的美称。桡,船桨。此处指船。
(8)琼箫:玉箫。
(9)九辩:夏代乐名。
(10)留盼:顾念;留意观看。
(11)歌云:指动听的歌声。
(12)翠翘:女子头饰。此处指作者所思之妇。
(13)南谯:南鼓楼。
吴文英曾为江南东路提举常平司幕宾,流连吴门十二年,《惜黄花慢·送客吴皋》这首词当作于这期间。当时吴文英泊舟吴江,在僧寺饯别好友尹焕(尹惟晓),因作《惜黄花慢·送客吴皋》此词以赠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