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有怀北游》是宋末元初词人张炎所作的一首寄游词,收录于《山中白云词》,该词上片抓住了清明寒食这个特定节令中的特定场景,真实地描绘了当时的艳游盛况,下片追怀词人在大都与一位女郎的一段缠绵生活的画面。全词以正面层层描述的手法,从视觉、听觉、感受等方面,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生活的追忆。
钿车(2)骄马锦相连,香尘逐管弦。瞥然(3)飞过水秋千,清明寒食天。
金宝装饰的车子,雄赳赳的骏马,花团锦簇,络绎不绝。笙箫在吹,筝琶在奏,扬起了一路香尘。墙头池畔,不时掠过秋千的影子,正是清明寒食的时节。
花贴贴(4),柳悬悬,莺房(5)几醉眠。醉中不信有啼鹃(6),江南二十年。
盛开的花儿挤着挨着,碧绿的柳条脉脉低垂,我在那位人儿的屋子里喝醉了酒,酣然睡去,总有好几回了。那时候,我在沉醉中,哪里相信会有“不如归去”的事呢?然而,我到底又回到江南来了,而且已经整整二十年!
(1)阮郎归:词牌名。调名用刘晨、阮肇故事。唐教坊曲有《阮郎迷》,疑为其初名。又名《醉桃园》等。双调四十七字,平韵格。
(2)钿车:用金宝装饰的车子,古代富贵人家女子或歌女所乘。
(3)瞥然:一闪而过。
(4)贴贴:挤挨的样子。
(5)莺房:指歌女的房间。
(6)啼鹃:古人认为杜鹃鸟的叫声像“不如归去”。 “不信有啼鹃”意指不相信会分手而归。
张炎经历国亡家破的惨变后,誓做大宋遗民,不为元朝作事。他一生都在追求那种隐居山中隐士生活。一生中为躲避元朝廷的征召到处流浪。仅有一次,约在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 九月,张炎为元朝廷征召,与好友曾心传、沈尧道一起由杭州到大都,为元宫廷缮写金字藏经,次年春天完成即返杭,此次入京约有半年的光景。这就是词题中所说的“北游”。此次北游,给词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以致在他离开京都后很长时间,还是念念不忘。作者离京二十年之后,为追怀京都生活写下该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