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清明时节雨声哗

张炎 〔宋代〕 张炎

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

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

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

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朝中措·清明时节雨声哗》是南宋词人张炎所作一首词,这首词作于宋亡以后,抒发飘泊沦落之悲情。此词写情愁,选景独出心裁,写情愁言愁之精妙,表达之条理。这使在词中平素并不显眼的词语,在词人笔下却显得幽默,有韵味。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1)沙。

清明时节,雨声响成一片。江水上涨淹没了渡口的沙滩。

(2)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3)

路旁,雪白的梨花冷冷地看着我走过,仿佛责怪我这个时候还不思故土,而对他乡的山水花木如此痴情苦恋。

燕帘莺户,云窗雾阁(4),酒醒啼鸦。

只有到那莺啼燕舞的珠帘绣户,云裳雾鬓的琐窗朱阁,在欢歌曼舞中一醉消愁。酒醒时只听得归鸦啼鸣。

折得一枝杨柳(5),归来插向谁家?

归去时随手折了一枝杨柳,走到客舍门前,这才恍然醒悟:此处哪有自己的家门!

注释

(1)渡头:渡口。

(2)翻:却,表示转折。

(3)天涯:远离家乡的异地。

(4)燕帘莺户,云窗雾阁:借指歌楼舞榭。

(5)杨柳:古时清明节有家家户户门上插柳以祛邪的风俗。

创作背景

宋恭帝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临安被攻陷,张炎祖父被元兵所杀,张家亦遭籍没,从此家道中落,贫难自给,当时张炎29岁。三年后,南宋覆灭,之后张炎隐居浙东西之间。江山易主,国破家亡,而自己又不甘屈节求荣,词人只能借词抒家国之恨。

文学赏析

《朝中措·清明时节雨声哗》的首句模声,次句写形,雨声水势,气氛极浓。同时它还意味着词人此刻不是坐在家中,而是身在郊野,不然怎能见到潮涌沙滩呢。

第二句,雨洒梨花,本也是极美妙而又难得的一景,可是张炎并没有照实写来,而是反过来写梨花看人,而且是“冷看”。并且从她那冷淡的眼神中,词人还感受到一种责怪之意——人生于世能像你这样不思故土,而对他乡的山水花木如此痴情苦恋吗!这“遭遇”,这“责怪”,与词人冒雨出游之意,真是适得其反。而又有口难辩,上片至此也就戛然而止,可是无限辛酸,无限悲恨,尽在不言之中。这种赋予客观景物以情知而后翻写过来,更能收到曲笔深情、宛转有致的效果,因而在词中也就成了一种常用的手法。冒雨出游,观潮、赏花,本想借以忘忧,谁知”翻被梨花冷看”,没奈何,只有换个去处。

第三句,“燕帘莺户,云窗雾阁”,是指歌妓舞女们所在之处。这意思是只有到那莺啼燕舞的珠帘绣户,云裳雾鬓的琐窗朱阁,在欢歌曼舞中一醉消愁。然而,醉乡虽好,难以久留,所谓“多少人间事,天涯醉又醒”。

下一句便写酒醉醒来,只听得归鸦啼鸣。这声声鸦啼,更渲染出那酒醒客散的凄然之境,凄然之情。啊,自己也该归去,在归去的途中,他见到家家户户门上插着柳枝(古时有清明门上插新柳以祛灾的风俗),他也随手折了一枝杨柳,可是当他走到客舍门前,这才恍然醒悟——此处哪有自己的家门!这手中的柳枝能“插向谁家”?用一枝无处可插的杨柳,暗暗逗出。词人用笔举重若轻,不见着力,是那么自然融洽,又是那么言浅意深、幽怨伤怀,其用意之妙,笔墨之巧,也正体现了他的“末句最当留意,有有余不尽之意始佳”的理论。

该词在表现上采取遣愁——增愁,也就是几番消愁愁更愁的矛盾,步步逼近主题,词的思路,情感的层次是很有条理的。词人往往用后面的个别词语,去暗示、交代前面省略的内容,只有把握全词,方可融会贯通。比如说,我们只有读到“酒醒”二字,才可了解“燕帘莺户,云窗雾阁”二句的全部含意;只有读到“归来”二字,方知上文云云,皆是出门之后的活动;只有读到“插向谁家”,方知这“归来”之处,亦非其家,方知全词所写乃客中遣愁。这些很不显眼的词语,一经词人的安排、组合,不仅成了前后照应、网络全篇的暗纽,而且还由此形成了一种以后示前、愈进愈明的结构。从而使那些寻常的题材,平易的语言,增添了婉转幽深的情韵。

作者简介

张炎

张炎

南宋词人

张炎(1248—1319),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临安(今浙江杭州)人。他是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也是南宋著名的格律派词人,父张枢,精音律,与周密为结社词友。张炎前半生在贵族家庭中度过。宋亡以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落拓而终。曾从事词学研究,著有《词源》,有《山中白云词》,存词约三百首。文学史上把他和另一著名词人姜夔并称为“姜张”。还与宋末著名词人蒋捷、王沂孙、周密并称“宋末四大家”。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