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圆自洁。向浅洲远渚,亭亭清绝。犹有遗簪,不展秋心,能卷几多炎热?鸳鸯密语同倾盖,且莫与、浣纱人说。恐怨歌、忽断花风,碎却翠云千叠。
回首当年汉舞,怕飞去漫皱,留仙裙折。恋恋青衫,犹染枯香,还叹鬓丝飘雪。盘心清露如铅水,又一夜、西风吹折。喜净看、匹练秋光,倒泻半湖明月。
《疏影·咏荷叶》是南宋词人张炎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上片描绘“碧圆自洁”、“亭亭清绝”、“翠云千叠”的荷叶,形神兼备,芳姿清品令人精神为之一爽。“鸳鸯密语同倾盖”美如有声画幅,情味浓至。“且莫与”以下几句抒写作者对荷叶无限爱惜之意。下片借赵飞燕留仙裙故事,代荷叶回首往昔盛事,实则表现作者对故国繁华的眷念。“恋恋青衫”五句抒老大之慨,又暗含自甘淡泊的情志,并以铜仙故事寄托亡国哀思。末几句以欣赏月下清景,表白终老林泉的心迹。
碧圆(1)自洁。向浅洲远渚,亭亭(3)清绝。犹有遗簪(4),不展秋心(5),能卷几多炎热?鸳鸯密语同倾盖(6),且莫与、浣纱人(7)说。恐怨歌(8)、忽断花风(9),碎却翠云千叠。
碧绿圆叶多么雅洁,在浅浅汀洲、远远水浦,你亭亭卓立,清超至极。身边坠几点花片,犹如美人遗落的钗钿。你不肯舒展肃爽的心,又能把多少炎热卷起?有你绿色车盖的荫庇,看那双鸳鸯谈得何其亲密。不要对洗纱女说这番情景,花风忽地吹断她的怨歌,我怕她会折碎荷叶,如散千叠翠云。
回首当年汉舞(10),怕飞去漫皱,留仙裙折。恋恋青衫(13),犹染枯香,还叹鬓丝飘雪。盘(14)心清露如铅水(15),又一夜、西风吹折。喜净看(16)、匹练(17)秋光,倒泻半湖明月。
回忆当年在汉宫旋舞轻盈,天子生怕你乘风飞去,叫人把你的衣衫扯住,尽变作留仙皱摺的裙据。我眷恋自己的一领青衫,它沽染着枯荷的幽芳,还又叹息鬓丝已如白雪飘扬。绿盘样的荷叶承着露水,就像铜仙辞国的点点清泪,一夜西风终于把你吹碎。当如练月华从天宇斜飞,喜看倒泻半湖澄净的光辉。
(1)碧圆:指荷叶。
(2)浦:水边。
(3)亭亭:耸立的样子。
(4)遗簪:指刚出水面尚未展开的嫩荷叶。
(5)秋心:愁的意思。
(6)倾盖:二车相邻,车盖相交接,表示一见如故。《史记·邹阳传》:“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后汉书·朱穆传》注:“孔丛子曰:‘孔子与程子相遇于途,倾盖而语。’”
(7)浣纱人:春秋时越国美人西施原是浣纱女,此处泛指。郑谷《莲叶》诗:“多谢浣溪人未折,雨中留得鸳鸯盖。”此化用其意。
(8)怨歌:指旧题为汉成帝妃班婕妤作的《怨歌行》。诗中作者以合欢扇自喻,常常担心秋天来临,凉风夺走了炎热,自己会被抛弃。这里喻秋声。
(9)花风:花信风,应花期而来的风。
(10)汉舞:指汉赵飞燕掌中起舞。
(11)翠云千叠:指荷叶堆叠如云的样子。
(12)留仙初褶:此指荷叶多皱褶,灯多褶裙。《赵后外传》:“后歌归风送远之曲,帝以文犀箸击玉瓯。酒酣风起,后扬袖曰:‘仙乎仙乎,去故而就新。’帝令左右持其裙,久之,风止,裙为之皱。后曰:‘帝恩我,使我仙去不得。’他日宫姝或襞裙为皱,号‘留仙裙’。”
(13)青衫:犹“青衣”,古时平民之服。指绿荷叶,兼喻词人从前的平民地位。
(14)盘:指西汉建章殿前铜铸仙人捧的承露盘。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有“忆君清泪如铅水”的句子。
(15)铅水:银白色的清水。
(16)净看:只见。
(17)练:洁白的熟绢。喻湖水。
《疏影·咏荷叶》这首词约作于南宋覆灭,作者隐居浙江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