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作品,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全诗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结构紧凑连贯,又留有充分的空间:前二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漫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读来酣畅淋漓又余音缭绕。
前(1)不见古人(2),后(3)不见来者(4)。
向前看不见古之贤君,向后望不见当今明主。
念(5)天地之悠悠(6),独怆然(7)而涕(8)下。
一想到天地无穷无尽,我倍感凄凉独自落泪。
(1)前:过去。.
(2)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3)后:未来。
(4)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5)念:想到。
(6)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7)怆然:悲伤的样子。
(8)涕:古时指眼泪。
《登幽州台歌》这首诗写于公元696年(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