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门外绿阴千顷》是北宋时期曹组创作的一首词,主要写的是词人睡起前后的所见所闻。这首词看似在写无聊意绪,但词人由“动”生“情”,表明他心中所期待的,或许是在等着一位女子的到来,但词人点到为止,并不说破,就显得言尽而意无穷,其中意味妙不胜收。这首词借景抒发了词人百般无聊,孤寂惆怅之情。
门外绿阴千顷(1),两两黄鹂(2)相应。睡起不胜情(3),行到碧梧(4)金井(5)。人静,人静。风动一庭(6)花影(7)。
门外绿荫洒地千顷,成双成对的黄鹂在树上相互应和着啼个不停。我从床上起来,却又觉得难为情,便独自来到伫立着一棵青桐的水井旁边。我静悄悄的,静悄悄的。突然风一吹,满庭院的花影在风中摇曳。
(1)千顷:形容极其广阔。
(2)黄鹂:即黄莺。
(3)不胜情:感情承受不了。胜:堪,忍受。
(4)碧梧:碧绿的梧桐树。
(5)金井:古代宫中多以金色雕饰井栏叫金井。
(6)庭:是庭院的意思。
(7)花影:花的影子。
《如梦令·门外绿阴千顷》写于北宋时期。当时词人刚刚睡醒后,看见了门外千顷绿荫和成双成对的黄鹂这一幅动静结合,相映成趣的画面,触发了词人的诗兴,就写下了这首词。
关于本词的作者,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曹组所作,另一种则认为是秦观所作,且末旬应为“风弄一枝花影”。现在很多学者认为,“风弄一枝花影”在意境上不如“风动一庭花影”,不像出自秦观手笔,因此后一种说法很可能是误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