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隗》是唐代文学家陈子昂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写战国时期贤士郭隗有幸受到燕昭王的礼遇,体现了作者对开明盛世的向往、对先贤丰功伟绩的追慕、对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反映了古今仁人志士的普遍遭际。全诗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语言质朴,情感深沉。
逢时(2)独(3)为贵,历代(4)非(5)无才。
只有生而逢时最为难得,每朝每代并非没有人才。
隗君(6)亦何(7)幸(8),遂起黄金台(9)。
郭隗先生又是多么幸运,燕昭王为他筑起黄金台。
(1)郭隗:战国时期人,燕昭王客卿。
(2)逢时:谓遇上好时运。
(3)独:相当于“特”。
(4)历代:以往各代。
(5)非:一作“岂”。
(6)隗君:即郭隗。
(7)亦何:何其,多么。
(8)幸:幸运。
(9)黄金台:古台名。又称金台、燕台、招贤台,相传为燕昭王为礼遇郭隗所筑,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贤士,故名。故址在河北易县东南。
《郭隗》这首诗当作于武则天神功元年(697年)。时建安王武攸宜讨伐契丹,陈子昂为随军参军。陈子昂多次进言俱遭排斥,遂登蓟丘览古,赋《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诗寄好友卢藏用。此为最后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