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燕京作》是宋恭帝赵㬎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前二句写出对故国山川风物的深深眷念,后二句对身为降王客居燕地不得返回故乡的悲剧命运,寄无限哀感。
寄语林和靖(1),梅花几度开?
想要问一问西湖岸边的隐士,自我离别后曾开过几度梅花?
黄金台(2)下客,应是不归来。
我这黄金台下的异乡之客,怕是再也不能够返回故家。
(1)林和靖:即林逋,北宋著名诗人,隐居西湖,在孤山种梅甚多。
(2)黄金台:燕昭王曾筑黄金台以待贤士,遗迹在今河北蓟县,此处代指燕京。
赵㬎,是南宋王朝的末代皇帝,四岁时,父亲度宗赵禥死,他继承了帝位,由祖母太皇太后谢氏代管朝政,改元德祐元年。这时,元兵已经南下,次年二月攻下临安(今浙江杭州),群臣替太皇太后谢氏领衔写了归降表,年幼的皇帝赵㬎当然也投降了。
太皇太后谢氏、皇太后全氏和皇帝赵㬎号称“三宫”,于1276年三月,为元兵所掳,押送到大都,赵㬎被降为瀛国公。到元世祖至1288年又被送到甘州(今甘肃张掖)去学佛,法名合尊,又称为木波讲师。他在大都作“客”十二年,出家时才十八岁。出家前十二个年头,在俘虏生活中长大,从汪元量读过些书,学会了做诗。这首诗应当是“客”居大都时所作的。(或云此诗系送汪元量南归之作,实误。此从《南村辍耕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