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住衡阳岳寺边,门开江水与云连。
数州城郭藏寒树,一片风帆著远天。
猿啸不离行道处,客来皆到卧床前。
今朝惆怅红尘里,惟忆闲陪尽日眠。
《赠南岳僧》是唐朝李远所作的一首七律诗歌,李远回忆南岳衡山的生活时,有感而发,作此诗篇,表达了自己渴望脱离世俗,过悠闲自在生活的渴望。
曾住衡阳(1)岳寺边,门开江水与云连。
我曾经住在衡阳的南岳大观里,一出门,就能居高临下,看见水云相际,万里一抹。
数州城郭藏寒树,一片风帆著远天。
几个紧挨着的城郭里生藏着密密麻麻的树木,一只扁舟正乘风破浪,直抵天际。
猿啸不离行道处,客来皆到卧床前。
猿猴不惧怕人,在道路不远处呼啸着,我也无意招待客人,任他们走至我的床前。
今朝惆怅(2)红尘里,惟忆闲陪尽日眠。
现在的我在红尘俗世里如此烦恼,谁还能陪我一起悠闲地睡一整天。
(1)衡阳:衡阳地处南岳衡山之南,因山南水北为“阳”,故得此名。而因“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栖息于城南回雁峰,故雅称“雁城”。
(2)惆怅:用来表达心理的情绪。《楚辞·九辩》“羁旅而无友生,惘怅兮而私自怜。”
此诗是李远在朝廷做官时所作。李远被世俗,官场所累,追忆起了曾经在衡山居住的那一段悠闲自在,快乐逍遥的时光,于是有感而发,由忆生情,写下了这首《赠南岳僧》,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联第一句开头,便以一个“曾”字开始了对往昔的追忆。“衡阳岳寺边”直截了当地点明了作者追忆的那个地方,此句看似平淡无奇,却是给首联的第二句打下了基础,“衡阳岳寺边”定是地势极高,若非居高临下,怎能在“门开”之后就能一览万里江山,看到“江水与云连”的壮阔美景?这句诗直接写景,“门开”二字,表明了“凭高视下”的观察角度,也为之后的写景提供了铺垫,“江水与云连”这是何等的气魄,连大地上流淌的滔滔江水都与天边的白云连成一片,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壮丽的江山美景图,气势恢弘,大气磅礴,令人神往。作者眼界之广阔,心胸之宽广,在此可见一斑。
颔联两句诗对仗工整,意象相称,“数州”对“一片”,“城郭”对“风帆”,“藏”对“著”,“寒树”对“远天”。第一句便写出了“城郭”,“寒树”两个意象,几个如山般的城郭,在作者眼里,却只是如同虱营,再一次突出作者眼界之高。而第二句则是列出了“风帆”和“远天”两个意象,连远天都尽收作者眼底,风帆更是乘风破浪,体现了作者视野之广。
颈联用“猿啸”来体现猿猴对世俗的漠视,猿猴乃深山野物,按理说见人就逃,可在这里却“不离行道处”,连猿猴都有这样的觉悟,作者又岂能落后。颈联第一句便是为颈联第二句做的铺垫,作者在这里就写到了自己的懒散厌世,宁可客人走至床前,也不愿起来,通过猿猴与作者的类比,借猿猴不惧人与自己不理会客人表达了自己厌倦世俗,渴望清闲自由的感情。
尾联则是直抒胸臆,“惆怅”二字,更是抒发了自己心中的苦闷。作者在这里又从回忆中回归现实,想到自己现在的处境,只会越来越怀念曾经那些悠然自在的时光,不受红尘拘束的生活。作者不禁感叹,再也不会有人能和陪他一起笑看风月,醉卧禅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