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

王安石 〔宋代〕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泊船瓜洲》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首句通过写京口和瓜洲距离之短及船行之快,流露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第二句写诗人回望居住地钟山,产生依依不舍之情;第三句描写了春意盎然的江南景色;最后以疑问语气结尾,再一次强调了对故乡的思念。全诗不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而且在叙事上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京口(1)瓜洲(2)一水间(3)钟山(4)只隔数重山。

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

春风又绿(5)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6)

暖和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注释

(1)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

(2)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

(3)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一水:一条河。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4)钟山:今南京市紫金山。

(5)绿:吹绿,拂绿。

(6)还:回。

创作背景

公元1070年(神宗熙宁三年),王安石被任命为同乎章事(宰相),开始推行变法。但是由于反对势力的攻击,他几次被迫辞去宰相的职务。《泊船瓜洲》这首诗写於熙宁八年(1075)二月,正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进京之时。

拼音版

chuánguāzhōu

jīngkǒuguāzhōushuǐjiānzhōngshānzhǐshùchóngshān

chūnfēngyòu绿jiāngnánànmíngyuèshízhàohuán

作者简介

王安石

王安石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今江西抚州市东乡县上池)人。与“韩愈、柳宗元”等,并称“唐宋八大家”。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