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望月》是南北朝时期南朝梁诗人朱超所作的一首望月怀人五言诗。全诗先写江中漂泊,孤舟无邻,次写故楼之月,明言今日离别,暗含昔日欢聚,借月怀人,含而不露,含蓄的表达了诗人绵绵悠远的情思。
大江(1)阔千里,孤舟无四邻(2)。
大江辽阔,千里茫茫,只有我一只小船在江中孤零零司州没有伴。
唯余(3)故楼(4)月,远近必随人。
只有以前在家中楼上看到的月亮,或远或近总是伴随着我。
入风(5)先绕晕(6),排雾(7)急移轮(8)。
起风前它四周先围着一个彩环,散雾时它又像急速游动向前。
若教长似扇(9),堪(10)拂(11)艳歌尘(12)。
倘如它能永远象一把园扇,可以拂去艳情场上的尘烟。
(1)大江:指诗人月夜泛舟所在的江。无考证。
(2)无四邻:指周围没有其他船只。
(3)唯余:只有。
(4)故楼:指家乡之楼。
(5)入风:遇风。
(6)晕:月四周有时有云气围绕如环叫做月晕。这种现象由于上层云气含雨点或冰点,月光遇到它发生折射作用而造成,所以常为将风雨之兆。
(7)排雾:冲开、排开云雾。
(8)轮:月轮。月亮在云层中穿行,时时露出月轮,好像是在排云穿雾,急速地转动月轮。
(9)似扇:古人咏扇的诗赋形容扇的圆常以月为比,如古乐府《怨歌行》云:“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又傅玄《扇赋》云:“何皎月之纤素。”诗中倒转过来,以扇比月。
(10)堪:能,可。
(11)拂:拂拭。
(12)艳歌尘:指唱艳歌的人身上的尘土。歌人歌舞时常持扇而舞,扇似明月,故由月而想到扇,由扇而想到持扇人的歌者,想到替歌人拂尘。
梁元帝萧绎在位仅三年,先有侯景之乱,梁武帝、梁简文帝先后死难,而后又与弟弟萧纪不和,国内的变乱和外来的祸患,使得国家没有安宁的时候。朱超官至中书舍人,长期服侍元帝,也有爱国忠君之心。面对皇帝遇难,国家破灭,作为臣子却只有报国救驾之心,而没有报国救驾之力。怀着这样沉重的心情,诗人于月夜泛舟“大江”之上,乃作此诗《舟中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