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道中》是元代诗人萨都剌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描写了一派夏日雨后天晴的景象;颔联描写了河岸边的野花和山里的小鸟;颈联描写沿岸方言改变,渡船月下航行;尾联水到渠成地揭出诗的主题,即作者对江南山水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通俗简练,融情于景,情真意切。
积雨千峰霁(1),溪流两岸平。
雨过天清群山秀朗,溪流两岸坦坦平平。
野花多映水,山鸟自呼名。
岸边野花映入溪水,山中飞鸟自相呼名。
人语随乡变,官船带月行。
人们的语言随乡土改变,官家渡船带着月色航行。
江南数千里,无处不关情(2)。
走遍江南几千里,没有一处不牵动我的心。
(1)霁:雨后转晴。
(2)关情:牵动情怀。
《玉山道中》这首诗作于至元三年(1337)前后,当时萨都剌任福建闽海道廉访司知事,至元三年八月迁为燕南河北道廉访司经历。在这两三年中,他数次入闽、出闽,由北而南,又由南而北,写了大量的纪游写景诗。这首《玉山道中》也是在旅途中写就。萨都剌乘舟经过玉山,感叹于一路所见之景,创作了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