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中原一恨杳难论。却似长江万里,忽有孤山两点,点破水晶盆。为借鞭霆力,驱去附昆仑。
望淮阴,兵冶处,俨然存。看来天意,止欠士雅与刘琨。三拊当时顽石,唤醒隆中一老,细与酌芳尊。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是南宋词人程珌的词作。这是一首登临抒怀之作,上片主要写作者登上多景楼,放眼望去,祖国沦陷的场景;下片主要写抗战名将的典故,借古讽今,对比中透露对南宋统治集团君昏、相奸、将懦的不满。该词词气纵横,锋芒犀利,感慨遥深。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中原一恨杳(1)难论。却似长江万里,忽有孤山两点,点破水晶盆。为借鞭霆力(2),驱去附昆仑。
天地本来没有界限,是谁把它们分成了南北两个部分呢?我登上多景楼,向北眺望, 望着沦丧敌手的大好中原,心中充满了难以言说的怅恨。中华大地就犹如水晶盆般的万里长江,忽然出现了两点孤山,点破了这如画般的美景。我想借助鞭挞雷霆的神力,将两座孤山驱赶到昆仑山上去。
望淮阴,兵冶处(3),俨然存。看来天意,止欠士雅与刘琨。三拊(4)当时顽石(5),唤醒隆中一老(6),细与酌芳尊。孟夏(7)正须雨(8),一洗北尘(9)昏。
北方的抗金义士此刻正枕戈待旦,随时准备响应抗金号召。看来出兵北伐,收复中原已是天意所归,所缺少的只是像士雅和刘琨那样的杰出将领了。我多次抚摸着当年诸葛亮与孙仲谋共商破曹大计时所坐的狠石,想从冥冥之中把诸葛亮唤醒,和他共坐对酒,再商如今之北伐大计。干旱的孟夏季节,正亟需一场大雨,一洗北方漫天的尘沙昏翳。
(1)杳:深远。
(2)鞭霆力:鞭挞雷霆的力量。
(3)兵冶处:冶炼兵器之处。这里指冶城(今江苏六合县东),汉代吴王濞在此冶铸钱币兵器;淮阴在此北面。
(4)拊:击、拍。
(5)顽石:指诸葛亮曾垒石列战阵于江边,即所谓“八阵图”。杜甫有《八阵图》诗:“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6)隆中一老:指诸葛亮,他早年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西)。
(7)孟夏:夏季第一个月。
(8)雨:南宋军队。
(9)北尘:指金国。
嘉泰四年(1204)夏,刚刚出任镇江知府的爱国词人辛弃疾在京口会见了作者,并给他分析论述了当时宋、金双方的形势以及宋军所需解决的一些迫切问题。细味此阕结拍,很可能是作者在京口会见辛弃疾期间,游北固山登多景楼时写的。
上片用淮河起兴,“天地本无际”,再现瞭望中所见的广袤山河,但一个“本”字,则显示着作者对人为边际的不满。至于“南北竟谁分”,就完全是作者的议论,其中“谁分”二字,问得尖锐、强烈,是全篇的关键所在。“楼前多景”由多景楼楼名演化而成,是全篇唯一写到美好风光的地方,只是作者并没有把目光停留在这里,而是由眼前的多景引出了疮痍的中原,以及内心的家国之恨。“却似”以下五句写楼前孤山,愈加显示了以情驭景的力量。词人把长江(水晶盆)同“本无际”的祖国大地联系在一起,并由“点破水晶盆”的孤山想到分开南北的淮河,于是本为江中奇景的金山、焦山自然成了作者诅咒的对象,以至发誓要借鞭挞雷霆的力量,把它们赶回到昆仑老家去。
下片仍以望淮开始,淮河数千里,却独独“望见了”淮阻的兵冶处,不禁使作者想起了山河未改,天意向宋,恢复大业,“止欠士雅与刘琨。”出于凭吊古迹的目的,作者在偌大一座甘露寺内偏偏发现了“顽石”,想起了誓师北伐的诸葛亮。甘露寺内有一被称作“狠石”的石头,形状如羊,据传,诸葛亮曾坐其上,与孙权商议破曹大计。词中,作者说他“三拊”顽石,可见他对顽石感慨万千;说必须“唤醒”隆中一老,是由于当时“止欠士雅与刘琨”,无人可与共商大事;说要同诸葛亮“细”酌“芳尊”,则表示对统一大计的关切。“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两句既点时令,又以景结全篇。“洗北尘”所指,不言而喻。
词人抒情,或肆意以言志,或借物以寓意,走出了两条不同的路子。程珌与辛弃疾交游,词风也入明白畅晓一流。这首《水调歌头》的主要部分是内心情绪的直接抒发,但另外一些地方,却同时借助了比兴寄托。如“点破水晶盆”暗指金瓯有缺,“鞭霆力”“正须雨”借喻抗金力量。两种方法的交替使用,既避免了纯用比兴寄托可能造成的晦涩,也避免了一味直抒胸臆可能带来的质直,因此形成别具一格的词风。此外,该篇包含寓意的句子都比较浅显易懂,这又使得全篇更加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