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唐代〕 杜甫

永与清溪别,蒙将玉馔俱。

无才逐仙隐,不敢恨庖厨。

乱世轻全物,微声及祸枢。

衣冠兼盗贼,饕餮用斯须。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麂》是唐代诗人杜甫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的前四句代麂写意,自悔不能见机远离伤害。后四句感叹世人因为贪食美味而残害生灵。全篇代麂立言,前半婉而多讽,后半愤怒斥责。该诗借物言情,写麂自悔不能全身远离祸害,代麂抒情,感叹世人为了口腹之欲而残害生灵。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永与清溪(2)别,蒙将玉馔(3)俱。

我将永远与清溪那个地方告别了,感谢你们把我与那些精致的食品一起配制成美味佳肴。

(4)逐仙隐(5),不敢恨庖厨(6)

因为自己太愚钝不能像葛仙翁那样得道,化为麂变成神仙而隐遁,被人杀了送进厨房,不敢有怨恨。

乱世轻全物(7)微声(8)(9)祸枢(10)

荒乱年辰,杀戒滥开,稍一出声,丢了性命。我将被那些贪婪的食客们狼吞虎咽地吃掉,顷刻之间被吃得干干净净。

衣冠(11)兼盗贼,饕餮(12)用斯须。

唯一感到遗憾的是,吃我的正是这些衣冠楚楚的食客,个个都包藏着一颗盗贼之心。

注释

(1)麂:鹿类兽,雄者,有短角,脚短力劲,善跳跃,居于深山僻地。

(2)清溪:唐道路名。一说指山名。

(3)玉馔:供统治者食用的精美的食品。

(4)才:指才干。

(5)逐仙隐:追随仙人隐士。仙隐乘鹿,故有此说。

(6)庖厨:厨师。

(7)轻全物:开杀戒。全物,保护生命体完整。

(8)微声:小小的名声。黄麂在发情或取食高兴时会发出”叽叽”的叫声,声音不大,但却招致杀身之祸。

(9)及:遭。

(10)祸枢:祸机,伏而待发的祸患。枢:捕兽机关。猎人设置在麂经常行走的路上,并加以伪装。

(11)衣冠:统治者。

(12)饕餮:上古传说中的贪得无厌的食人怪兽。

创作背景

《麂》此诗当系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杜甫流寓夔州时所作。作者想用此诗揭露上层阶级之贪婪、残暴。

拼音版

yǒngqīngbiéméngjiāngzhuàn

cáizhúxiānyǐngǎnhènpáochú

luànshìqīngquánwēishēnghuòshū

guānjiāndàozéitāotièyòng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诗圣)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