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江湖十过秋,酒杯无日不迟留。
谢公城畔溪惊梦,苏小门前柳拂头。
千里云山何处好,几人襟韵一生休。
尘冠挂却知闲事,终拟蹉跎访旧游。
《自宣城赴官上京》是晚唐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前两联追忆往事,直言诗人诗酒放浪的生活。颈联接连反诘,进行自我否定,似有痛悔之意,与诗题相合,有振作起来,不负往日抱负之意。尾联又回笔写“挂冠”之事,以为身处官场只会虚度光阴,耽误去“访旧游”。此诗一波三折,平地骤起波澜,回肠荡气,抒发了诗人有志作为,但又仕途不如意,浪迹山水青楼又不甘心的矛盾心态。
潇洒(1)江湖十过秋(2),酒杯无日不迟留(3)。
潇洒不羁飘荡江湖十多个春秋,没有一天不在酒杯前徘徊逗留。
谢公城(4)畔溪惊梦,苏小(5)门前柳拂头。
谢公城边被溪水声响惊醒酣梦,苏小门前的柳枝常常拂过我头。
千里云山(6)何处好,几人襟韵(7)一生休。
天下的山川景物到底哪里最好,几人怀抱这般情韵一生就罢休?
尘冠挂却(8)知闲事(9),终拟蹉跎(10)访旧游。
尘世中人挂冠归去原是平常事,终于将蹉跎了的光阴来寻访旧游。
(1)潇洒:形容人的超逸脱俗。
(2)十过秋:十多年。杜牧自文宗大和二年(828)十月佐沈传师江西幕,转宣城,又转淮南牛僧孺幕;一度升为监察御史,不久移疾分司东都,后又到宣州崔郸幕,至内升左补阙的开成三年(838)冬,首尾共十一年。
(3)迟留:即滞留,有流连、耽搁之意。
(4)谢公城:指宣城。因南齐谢脁曾作宣城太守,留有谢公楼、谢公亭等多处古迹,故称。
(5)苏小:南齐时钱塘名妓苏小小。
(6)云山:泛指山川秀色。
(7)襟韵:指人的情怀风度。
(8)尘冠挂却:辞官不做。
(9)闲事:等闲之事,平常的事。
(10)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
《自宣城赴官上京》此诗是开成四年(839)所作,时杜牧三十七岁。杜牧于开成三年在宣州幕中,是年冬,内升左补阙、史馆修撰,次年(即开成四年)春初,赴京供职,离宣州时作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