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记得同烧此夜香

辛弃疾 〔宋代〕 辛弃疾

记得同烧此夜香,人在回廊,月在回廊。而今独自睚昏黄,行也思量,坐也思量。

锦字都来三两行,千断人肠,万断人肠。雁儿何处是仙乡?来也恓惶,去也恓惶。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一剪梅·记得同烧此夜香》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词作之一,这是一首恋情词,民歌风情。上片追忆当初同在回廊,月夜同烧香的情景,烘托出眼下离别孤独的相思愁苦。下片由书信二三行引起内心的无穷思念,愁断人肠。结末以雁儿栖息何处作比喻,表现出惊恐不安的神态。此词全用口语,通俗浅近。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记得同烧此夜香,人在回廊(2),月在回廊(2)。而今独自(3)昏黄(4),行也思量,坐也思量。

记得从前心心相印,祈愿美好姻缘,在小院里一同焚着香。人在回廊,月照回廊。如今人去廊空,黄昏独处心凄凉。走动中心烦意乱,坐着时也颇费思量。

锦字(5)都来三两行,千断人肠,万断人肠。雁儿何处是仙乡(6)?来也恓惶,去也恓惶。

苦苦盼着来信,来了信都只两三行,最怕是语焉不详。真是千断人肠,万断人肠。雁儿雁儿,哪里是你要去的仙乡?为何你到这儿是来也匆忙,去也匆忙。

注释

(1)一剪梅:词牌名。双调小令,六十字,有前后阕句句用叶韵者,而此词上下阕各三平韵,应为其变体。每句并用平收,声情低抑。

(2)回廊:曲折回环的走廊。

(3)睚:熬;拖延;忍奈。

(4)昏黄:即无聊地度过黄昏。

(5)锦字:织锦上所织的字。见前窦滔妻苏氏织锦作回文诗以赠其夫之典。

(6)仙乡:仙人所居处;仙界。

(7)栖惶:匆忙不安的样子。

创作背景

《一剪梅·记得同烧此夜香》这首词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淳熙八年(1181) 冬,辛弃疾由江西安抚使改任两浙西路提点刑狱,旋即被劾罢职,自淳熙八年冬到绍熙二年(1191) 冬,辛弃疾在信州带湖赋闲达十年之久,这首词作于闲居带湖时期。

拼音版

jiǎnméi··tóngshāoxiāng

tóngshāoxiāngrénzàihuílángyuèzàihuílángérjīnhūnhuángxíngliángzuòliáng

jǐndōuláisānliǎnghángqiānduànrénchángwànduànrénchángyànérchùshìxiānxiāngláihuánghuáng

作者简介

辛弃疾

辛弃疾

南宋官员、将领,豪放派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