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

赵孟頫 〔元代〕 赵孟頫

溪上东风吹柳花,溪头春水净无沙。

白鸥自信无机事,玄鸟犹知有岁华。

锦缆牙樯非昨梦,凤笙龙管是谁家?

令人苦忆东陵子,拟问田园学种瓜。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溪上》是元代画家、文学家赵孟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一首咏怀诗,此诗首联写溪上风景,体现了诗人对家乡山水景物“清远”的感受;颔联写诗人由所见的白鸥、玄燕而引起心中的惆怅;颈联急转,诗人不是陶醉在明媚的春光中,而是想到战前锦缆牙樯、凤笙龙管的繁华景象,如今时异事迁,化作灰飞烟灭。尾联写诗人欲常伴湖山,学秦末东陵侯召平隐居以了残生。全诗写得平淡隽永,有六朝诗恬然和平之致,且风格婉丽清新,自然入妙。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溪上(1)东风吹柳花,溪头春水净无沙。

小溪上清风阵阵,小溪边柳絮纷纷。小溪中春水清澈,看不到一丝沙痕。

白鸥自信无机事,玄鸟(3)犹知有岁华。

翩翩白鸥无心飞过,燕子却知岁华又新。

锦缆(4)牙樯(5)非昨梦,凤笙(6)龙管(7)是谁家?

五彩楼船只是昨日梦幻,谁家凤笙龙管乐声纷纭。

令人苦忆东陵子(8),拟问田园学种瓜。

我常想起过去的东陵子,也想寻觅田园,种瓜青门。

注释

(1)溪上:溪,即诗人家乡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的苕溪。有二。西苕溪源出今浙江省安吉县西南天目山北麓。东苕溪源于今浙江省临安县西北天日山南麓。东西苕溪于湖州市合流北入太湖。

(2)白鸥无机事:《列子·黄帝篇》载:古时海边有一个人,非常喜欢白鸥,每天清晨到海边,常有成百只白鸥飞集他身边。一次这个人的父亲叫他去捉一只白鸥来玩玩,他再去海边,白鸥就不再飞下来了。

(3)玄鸟:出自《山海经》:四翅鸟类,羽毛呈淡黄色,喜食鹰肉,性暴戾,居于平顶山。据《礼记·月令》载,“是月(仲春二月)也,玄鸟(燕子)至”。故此应指燕子,其能知季节,春来秋去。

(4)锦缆:锦制的缆绳,形容缆绳精美。

(5)牙樯:象牙装饰的桅杆。一说桅杆顶端尖锐如牙。

(6)凤笙:笙形像凤,故古人称为风笙。

(7)龙管:指笛,相传笛声如龙吟,故称笛为龙管。

(8)东陵子:即秦末隐居不仕的东陵侯召平。《史记·萧相国世家》:“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召平以为名也。”召,亦作邵。

创作背景

据《元史》记载,赵孟頫系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十一世孙,官至翰林承旨,在当时“南人”官员中深得元世祖的恩宠。因此招来人忌,经常遇到倾轧排挤的官场风波。至元二十九年(1192年),赵孟頫向元世祖请调外任,以集贤学士出知济南,曾在家乡住了一段时间,《溪上》这首诗可能作于此时。

拼音版

shàng

shàngdōngfēngchuīliǔhuātóuchūnshuǐjìngshā

báiōuxìnshìxuánniǎoyóuzhīyǒusuìhuá

jǐnlǎnqiángfēizuómèngfèngshēnglóngguǎnshìshuíjiā

lìngréndōnglíngziwèntiányuánxuézhǒngguā

作者简介

赵孟頫

赵孟頫

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湖州市)人。本为宋朝宗室,宋亡后家居自学。后来元世祖忽必烈派人到江南搜访遗贤,被荐举入朝,官至翰林学士承旨。死后追封魏国公,谥文敏。他是著名的书画家,也是元代一位重要诗人。著作有《松雪斋集》等。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